人民網
人民網>>上海頻道

“韌”爾東西南北風——中國經濟“韌實力”觀察

2022年01月29日09:10 | 來源:新華社
小字號

新華社北京1月28日電 題:“韌”爾東西南北風——中國經濟“韌實力”觀察

新華社記者胡文嘉、方棟、張逸之、劉英倫

面對疫情反復、供應鏈梗阻、通脹高企、貿易保護主義等給全球經濟發展帶來的多重嚴峻挑戰,中國經濟如巨輪乘風破浪展現出強勁“韌實力”。

國家統計局數據顯示,2021年中國經濟增速達到8.1%,對世界經濟增長的貢獻率預計將達25%左右。這意味著中國經濟繼2020年率先復蘇成功實現正增長之后,繼續在全球范圍內表現亮眼。

百年未有之大變局疊加世紀疫情對各國經濟發展帶來前所未有的挑戰。分析人士認為,中國經濟的“韌實力”主要源於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體制優勢,從國情出發掌握政策主動的宏觀調控優勢,由完整產業鏈、上億市場主體和超大規模市場構成的競爭優勢,在構建“雙循環”新發展格局下持續推進改革開放激發的發展新活力、打造的新優勢。

習近平總書記曾指出:“在社會主義條件下發展市場經濟,是我們黨的一個偉大創舉。我國經濟發展獲得巨大成功的一個關鍵因素,就是我們既發揮了市場經濟的長處,又發揮了社會主義制度的優越性。”

與奉行自由市場經濟、輕視政府調控的機制不同,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市場經濟既要“有效的市場”也要“有為的政府”,主張使市場在資源配置中起決定性作用和更好發揮政府作用,為統籌政府“有形的手”和市場“無形的手”這一世界性經濟學難題提供了中國方案。

2021年12月7日,唐山港曹妃甸港區煤炭堆場的堆料機在工作中。新華社記者 楊世堯 攝

以應對電力短缺為例,中國政府主動作為,一方面推出燃煤發電上網電價市場化改革,緩解發電企業經營壓力﹔另一方面採取舉措有效平抑煤炭價格,保障人民群眾日常用電需求,有效避免了在西方一些國家出現的能源價格大幅飆升和居民電費高企的情況。

中國政府還持續深化“放管服”改革,創造環境使市場更好發揮決定性作用。去年以來,中國政府先后印發《關於加快建設全國統一大市場的意見》《要素市場化配置綜合改革試點總體方案》等文件,著力營造高效規范、公平競爭、充分開放的市場環境。

2022年1月14日,消費者在海口日月廣場免稅店選購化妝品。新華社記者 蒲曉旭 攝

除了推進刀刃向內的自我革命,中國政府還著力加強宏觀調控能力,使經濟治理優勢成為中國經濟“韌實力”的重要動力源。

新冠疫情發生后,全球經濟陷入二戰以來最嚴重的衰退,主要發達經濟體採取超寬鬆貨幣政策刺激經濟復蘇,導致物價飆升,在一些國家,通脹指標甚至創下數十年新高。

相比之下,中國堅持從本國國情出發,堅持實施正常的貨幣政策,綜合運用降准、再貸款、再貼現等政策工具,保持流動性合理充裕。在跨周期宏觀調控的過程中,中國把應對短期挑戰與推進中長期發展需求結合起來,注意防范政策“后遺症”,不僅保持了宏觀政策的連續性、穩定性、可持續性,而且物資供應整體穩定,居民消費價格指數溫和上漲。

美國《華爾街日報》援引經濟學家觀點,認為中國是疫情暴發后通貨膨脹的疏解通道而非通脹源頭。許多中國工廠吸收了原材料價格上漲帶來的壓力,這有助於緩解世界其他地區的消費品價格進一步上漲。

中國政策科學研究會經濟政策委員會副主任徐洪才認為,中國在總量政策上沒有搞“大水漫灌”,在結構政策上推出直達中小微企業的信用貸款、延期還本付息等定向調控工具,在幫助實體經濟紓困減負方面發揮了重要作用。

完備的產業鏈體系、超1.5億戶市場主體和14億多人口、4億多中等收入群體構成的國內市場,也為中國經濟應對全球性沖擊筑牢了防護堤。

在剛剛過去的新年假期,福建德化最大的陶瓷出口商之一順美集團見証了火熱的銷售業績。帶有西洋工藝的日用陶瓷杯等產品受到外商歡迎。“今年訂單明顯比去年增加了不少,增幅在30%左右。”順美集團總經理鄭鵬飛說。

海關數據顯示,去年中國貨物貿易進出口規模首次突破6萬億美元關口,創歷史新高。全球“缺芯”“缺箱”的背景之下,中國憑借產業鏈優勢快速適應市場變化。2021年,中國集成電路產量同比增長33.3%,金屬集裝箱產量大增110.6%,新能源汽車產量增速高達145.6%。

徐洪才說,全球供應鏈危機導致供不應求。大量外貿訂單流向中國,主要是因為中國的供應鏈完整、配套能力強、承接能力強。

超大規模國內市場對“韌實力”的塑造同樣功不可沒。2021年,中國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邁上44萬億元新台階,最終消費支出對經濟增長的貢獻率達到65.4%。與此同時,吸收外資規模再創新高。

分析人士認為,這一成果主要得益於中國堅持通過高水平開放來構建以國內大循環為主體、國內國際雙循環相互促進的新發展格局,讓世界分享中國發展紅利。

2021年12月7日,在江蘇連雲港港口碼頭,貨輪進行集裝箱裝卸作業。新華社發(耿玉和 攝)

疫情發生以來,世界各國在公共衛生、能源供給、居民物價等方面同頻共振。美方一些政客卻大肆鼓吹“筑牆”“脫鉤”、助長貿易保護主義,而中國堅定推進經濟全球化、倡導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維護真正的多邊主義。

“站在歷史正確的一邊,站在人類進步的一邊”是中國為實現世界永續和平發展做出的選擇。

從去年正式申請加入全面與進步跨太平洋伙伴關系協定、數字經濟伙伴關系協定,到今年年初區域全面經濟伙伴關系協定落地生效,中國用一系列實際行動加快構建制度性開放的決策優勢。

東方匯理銀行(中國)行長、法國銀行家魏可思對中國經濟發展的“韌實力”深有感觸。他說:“中國建成了世界首屈一指的工業體系,打造了令人贊嘆的基礎設施,而且發展不僅限於沿海城市,全國各地都是如此。更加可貴的是,中國的發展步伐從未停止,在數十年間展現出了強大的韌性。”

他說,這種韌性也在疫情應對中得以展現。“東方匯理銀行在中國的業務也只是在疫情暴發之初受到影響,之后隨著疫情得到控制,很快就運作如常了。”

展望未來,魏可思認為,追求高質量發展、可持續發展的中國將會為外國企業提供持續的強勁發展動力。

(責編:沐一帆、韓慶)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