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上海頻道

上海兩會︱姜雪峰委員:鼓勵前沿科學家做科普,重在培育科學精神

人民日報客戶端上海頻道 王文娟
2022年01月20日10:35 | 來源:人民日報客戶端
小字號

“新版《科學素質綱要》將科學精神放在首位,科學思想緊隨其后,然后是科學方法,最后才是科學知識。” 上海市政協委員、華東師范大學化學與分子工程學院教授姜雪峰對比了去年頒布的《科學素質綱要(2021-2035年)》與2006年《全民科學素質行動計劃綱要》,發現其中的一個重大變化。

“這種優先性從‘硬素質’到‘軟素質’的變化,意味著科普工作要加強科學精神與科學思想的傳遞,而不僅僅是簡單的科學知識與科學方法的傳遞。”他在提案中提出:上海科普已進入高階發展時期,需要關注一些深層矛盾,多維度舉措加以推進。

上海市政協委員、華東師范大學化學與分子工程學院教授姜雪峰

他介紹,國際上對促進科學傳播專業化的呼聲越來越高,比如,設立“科學的公共價值國際科學咨詢委員會”,推動科學家和科學傳播領域研究者合作,促進全人類理解和信任科學﹔舉辦圍繞科學傳播的科學論壇,解決社會面臨的與科學有關的社會爭議,諸如人類基因編輯、核燃料裂解等問題。“今天的科普不僅是青少年教育手段、社會認知提升的引擎,也是政府管理規劃、產業投資布局的內標。因此,需要讓科學傳播滲透到各行各業當中,進行全面行業融合與政策調控。”

上海十四五規劃明確,要打造全國科普高質量發展標杆。上海的科技人才資源位居全國前列,約有23.66萬科普人員,已是率先開展推進培養高層次科普專門人才試點工作的城市之一。“服務國家的高質量發展,對接上海建立全球科創中心的目標,科普工作需要從傳統的知識傳播型轉向培育公眾分析判斷事務和解決問題的能力。”他認為,科普的評價標准也應分門別類:分類導向、分類支持、分類研究、分類評價。要增強科學史與科學任務研究的獎勵支持,注重科學家自身科學精神的提煉。

他在調研中發現,雖然科普工作者數量已佔科研人員數量的一半,但大部分科學傳播還是下沉和滲透到最基層社區的科普。如何調動“元科普”人員、原始創新科技工作者的積極性,顯得尤為重要。

“強調‘元科普’,就是鼓勵科學家尤其是做最前沿科學研究的科學家作為創造源頭。當科學家把他正在從事的前瞻科研拿出來,給青少年兒童做普及,那給整個社會所帶來的價值和對科學反哺會非常大。”

如何吸引科普人才?姜雪峰建議,上海建立市級科學傳播研究中心與平台,逐步推進高校科普專業設置,逐步建立科普研究類科技工作者序列,逐步建立科普人才晉升渠道,建議建立科學傳播職稱及體系的完善。在晉升渠道上,在經費投入與獎勵政策上,在評估的價值體系方面,都需要有實現多主體科普的可能性。

(責編:沐一帆、韓慶)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