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上海頻道>>教育| 科技

上海首座植物專科醫院開門,設專科門診,術后還能住院

2021年09月15日09:52 | 來源:上觀新聞
小字號
原標題:上海首座植物專科醫院開門,設專科門診,術后還能住院

根據最新預報,今年第14號台風“燦都”還將在東海北部海域回旋一段時間,9月16日開始轉向東北方向移動,將穿過朝鮮海峽向日本北部沿海靠近,強度逐漸減弱。

9月14日,經歷了一整天風雨交加的李欣心中卻是暖暖的,她家中病懨懨的巴西木成了上海首座“植物專科醫院”接待的第一位患者。

兩分鐘出治療方案

“不能放鞋櫃那裡,肯定晒不到太陽,趕緊移到陽台上,另外,隻澆水是不行的,再追加些營養液。”

手機另一端的“植物醫生”魏頂峰讓李欣把手機鏡頭對准巴西木和家中的種養環境,仔細看了兩分鐘左右,再問了一些關鍵問題,便給出了簡單易懂的治療方案。

“這棵巴西木買了一年多,一直沒啥毛病,最近覺得鞋櫃那邊的環境有些單調,就移了過去,然后葉片就開始發黃,好幾片枯死了。”李欣說,她在網上搜過,有很多人說巴西木耐陰,她才放到缺少直射光的鞋櫃那邊,還好有專家及時指點迷津。

生病的巴西木

李欣坦言,這麼好的“診療”服務,還是公益的,太難得。此前,她身邊的親朋好友,又或者社區裡,沒有交流相關愛好的氛圍,更不要說有花友群等平台去交流相關問題和心得了。因此,家養的植物有什麼病虫害,隻能向網店客服反映,售后好一些的會給些建議,但沒有針對性,也不專業,未必管用﹔售后差一點的,直接“玩消失”。

“今年種的月季已經死了十幾棵,我都急死了,這下終於找到‘救星’了。”李欣開心地表示。

李欣的小花園

第一次給居民當“醫生”,上海辰山植物園溫室負責人魏頂峰也覺得很有意義:“以前我們都是埋頭在公園裡忙碌,突然發現這幾年,整個社會在家養植物診療方面有十分強烈的需求。”

園藝消費需求多元化

隨著社會經濟發展,越來越多人開始追求精神享受,願意在園藝上投入更多時間和物質成本。

在一些發達國家或地區,當地家庭園藝投入的多少,已經成為一種衡量生活水平的重要參照。

據調查,荷蘭當地家庭每年用於園藝等方面的支出,已佔到其家庭年收入的10%到15%。在美國,約8500萬戶家庭每年要花費400億美元用於私家庭院維護和購買園藝產品。英國人一生花費的園藝產品價值3萬英鎊,折合人民幣30多萬元。

上海近年來正通過各種途徑,促進全社會賞花愛花的熱情,通過種養花和交流花文化,讓城市綠化更加豐富多彩,讓市民群眾更有獲得感。

“可以明顯感到,園藝消費與城市經濟發展、人均可支配收入提高是挂鉤的,園藝消費需求旺盛且需求多元化的同時,相應的服務供給不能缺位。”上海辰山植物園黨委書記吉琴表示,設立“植物專科醫院”,既是辰山植物園的一道新風景,也是園方集成現代信息技術和人才優勢,踐行“為群眾辦實事”理念的重要載體。

“植物醫生”魏頂峰照料植物,他的專長之一是多肉植物

能挂“門診”還能“住院”

解放日報·上觀新聞記者從上海辰山植物園獲悉,上海首座“植物專科醫院”目前還在進行“內測”,將在本月正式推出線上版和線下版。

線上版,即在線問診,市民可以選擇要問診的植物品種,填寫詳細情況,並上傳有效的照片,最后提交問題,“醫生”將利用業余時間定期在線上平台給予回復。

線下版,即面對面診療,市民在線預約“專家門診”后,可帶著患有病虫害的植物在約定時間內前往上海辰山植物園1號門的“診所”,也可以事先將相關信息和問題上傳,不用攜帶植物,“輕裝上陣”。

有趣的是,“植物專科醫院”設有4個專科:多肉科、蘭花科、食虫植物科、溫室植物科,未來還將視情況,逐步增設月季科、牡丹科等“科室”。

這些“科室”擅長的診療對象,都是近些年上海辰山植物園重點引進、培育以及進行科研攻關的植物,因此配置的公益“醫生”都是相應領域的資深專家。

除了“門診部”,上海辰山植物園還打算辟出空間,設置植物“病房”,一些較為名貴,體積和重量較大的患病植物,符合園方要求的,可在此接受治療,並在專家的呵護下進行康復,直至健康地“出院”。

魏頂峰以金琥為例,許多家養的金琥本該圓圓胖胖,但因為長期缺乏光照,長壞了,變得瘦高細長,如果市民對它的形態有較高的追求,就需要給它做手術——切下生長形態比較正常的部分,晾干,促使其發根,再種到新盆裡。術后的這段時間,金琥需要仔細照料,所以“住院”是比較好的選擇。

據悉,僅金琥需要的兩三萬勒克斯的光照強度,很多家養環境都達不到,而植物園內的溫室可以輕鬆達成,哪怕是持續很久的陰雨季,也能通過專業的補光設備來滿足金琥對光照的需求。

(責編:嚴遠、韓慶)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