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上海頻道

上海交大醫學院:矢志不渝守初心 薪火賡續育人才

2021年09月10日22:03 | 來源:人民網-上海頻道
小字號

人民網上海9月10日電 近日,上海市“四有”好教師(教書育人楷模)名單揭曉。自2018年以來,上海交通大學醫學院已連續4年榜上有名。今年獲此殊榮的是上海交通大學醫學院附屬瑞金醫院陳爾真教授。

醫德師德代代相傳,在上海交通大學醫學院百年記憶裡,2位上海市教育功臣,6位上海市“四有”好教師(教書育人楷模)傳承著“交醫人”的根本使命——立德樹人、鑄魂育人,為祖國醫學事業培養著一代又一代卓越醫學創新人才。

早在學醫之始,陳爾真就堅定了“做個好醫生”的初心。什麼是好醫生?陳爾真的回答簡潔而純粹——病人滿意,同行認可。從醫30多年來,他始終堅定地踐行自己心中好醫生的標准,無數次把患者從死神手下奪回。

去年,這位原本隻默默與“死神”過招的醫生,突然在網上“火”了起來。在搜索引擎輸入“陳爾真”三個字,位列搜索結果前幾項的無一例外都與“抗疫”有關。2020年1月28日,他帶領上海第三批援鄂醫療隊接手武漢市第三醫院的重症病區。55天裡,這支隊伍累計收治患者332人,其中重症患者237人﹔總治愈率83.73%,其中危重症患者治愈率達65%。

與陳爾真不同,從上海交通大學醫學院附屬仁濟醫院走出來的2019年“四有”好教師(教書育人楷模)狄文教授“火”在婦產圈子裡。

面對一位在懷孕26周時查出宮頸癌的30多歲孕婦,狄文綜合考慮各項指標后決定先進行新輔助化療,再在孕33周時行剖宮產后立即做宮頸癌根治術。最終,這位患者產下了一名健康的嬰兒,后期的治療也比較成功。

“狄老師經常教育我們,婦產科是一個很特殊的科室,女性患者在家庭中還要擔任妻子和母親的角色,所以我們在治療的選擇上要更慎重、更人性化。從醫是技術,更是人學。”狄文的學生包州州感慨道。

老師們的言傳身教,傳遞著醫者、師者之魂。在有著125年厚重歷史積澱和69年崢嶸發展歷程的上海交通大學醫學院,這種師生之間的傳承、代際之間的接力不勝枚舉,早已成為全體教師無形中的默契與共識。

2003年榮獲首屆上海市教育功臣的王振義院士,帶領學生陳竺、陳賽娟和陳國強三位院士,協力造就“師徒接力攻克白血病”的佳話。每當學生們表達對他的感激之情時,王振義卻總謙虛地說:“看到學生超過自己,是當老師最大的安慰。”

與王振義院士一樣,上海市教育功臣邱蔚六院士也始終把培養后人、提攜后學作為職責所在。他說:“學生不青出於藍勝於藍,這世界就沒有進步。” 在邱蔚六院士的培養下,他的學生張志願於2015年當選為中國工程院院士,成為口腔醫學界繼邱蔚六之后的第二位院士。也恰是在邱蔚六院士榮膺上海市教育功臣的2018年,張志願院士榮獲上海市“四有”好教師(教書育人楷模)榮譽稱號。

“新時代的教師不僅要有德高的師品、學高的師智、技高的師能和身正的師表,還要落腳於一點——以學生為本。”醫學院院長范先群多次在講話中強調:“交醫的教師要熱愛學生,嚴慈相濟,教書育人,更要有青出於藍而勝於藍的胸懷,以及將學生培育為‘名醫’‘大師’的責任感。”

近年來,上海交通大學醫學院堅持把師德師風建設放在首位,多途徑多手段培育弘揚師德師風。作為距離黨的誕生地最近的高校,建黨精神、紅色基因已融入到每個“交醫人”的血脈,時刻激勵著“交醫人”堅定為共產主義事業和祖國醫學事業奮斗終身的決心。從王振義院士、邱蔚六院士兩位上海市教育功臣,到近年來陸續榮獲上海市“四有”好教師榮譽稱號的張志願院士、狄文教授、胡偉國教授和陳爾真教授,每一位上海交通大學醫學院的老師都把為祖國培養卓越醫學創新人才的重擔勇挑在肩。正如在今年7月的一次專題黨課上,醫學院黨委書記江帆號召體全體教師:“‘交醫人’將在第二個百年征程中,堅定不移地傳承好紅色基因,弘揚好偉大建黨精神,把健康使命永擔在肩!”

(責編:唐小麗、韓慶)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