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黃浦江畔上一堂“藝術黨課”,講述屬於上海的紅色故事

2021年05月14日10:43  來源:上觀新聞
 

5月13日下午,“曙光——紅色上海·慶祝中國共產黨成立100周年主題藝術作品展”在楊浦濱江的毛麻倉庫正式開幕。展覽由上海市文聯、上海市委黨史研究室、楊浦區委、楊浦區政府共同主辦,通過美術、書法、攝影、民間文藝、文創裝置等藝術樣式和戲劇、曲藝、電影、音樂等表演形式,藝術化地呈現紅色上海百年風貌,推動黨史學習教育深入群眾、深入基層、深入人心。

共產黨宣言展示館“星火”黨員志願者服務隊隊員劉艷琴,為觀眾介紹《共產黨宣言》中文首譯者——陳望道的故事。

在高度濃縮了歷史事件的藝術作品前講述黨史

“我們面前的這幅畫,是陳望道在家鄉浙江義烏分水塘村家中翻譯《共產黨宣言》首個中文全譯本的一個場景。”在油畫《〈共產黨宣言〉中文首譯——陳望道》前,來自復旦大學“星火”黨員志願服務隊的劉艷琴正在給觀眾講解油畫背后的歷史故事,“陳望道翻譯時過於投入,他將墨水錯當成紅糖水,蘸著母親送過來的粽子,說味道很甜。直到母親進來才發現他滿口都是墨水汁。”

盡管許多人已經不是第一次聽到“真理的味道”這個故事。但在展覽現場,一邊看藝術作品一邊再品味這個故事,顯然多了一種與以往不同的味道。

劉艷琴是現場眾多講解員中的一個。在開幕式上,一大會址紀念館、龍華烈士紀念館、共產黨宣言展示館、國歌展示館等滬上紅色展館的講解員來到現場。在高度濃縮了歷史事件的藝術作品前講述黨史,也讓他們感受到了不同以往的現場感,對如何進一步理解講好黨史有了更深的認識。

展覽現場,一名前來參觀的一年級小學生說:“展出作品以及講解員的生動講解,讓我對之前聽過的故事有了更深刻的印象,也讓我知道了更多關於中國共產黨的感人故事。”

曙光——紅色上海·慶祝中國共產黨成立100周年主題藝術作品展在楊浦濱江的毛麻倉庫正式開幕。

388件作品講述屬於上海的紅色故事

不少觀眾在版畫《中共一大會址》前駐足觀看。畫面上,梧桐樹掩映下,紅色的中共一大會址奪人眼球,與會的一大代表畫像如豐碑挺立。作者金祥龍告訴記者:“我想表現的是中共一大帶給我們的力量感和方向感。而梧桐樹以及石庫門,都指向了上海元素。”

剪紙《百年征程》,作品以黨的一大會址——上海石庫門建筑與嘉興南湖紅船為起始,串聯起中國五大革命聖地——井岡山、瑞金、遵義、延安、西柏坡,到北京天安門,刻畫出中國共產黨領導全國各族人民浴血奮戰,爭取民族獨立和人民解放的光輝征程。

黨領導中國人民進行革命、建設和改革開放篳路藍縷的百年奮斗歷程,在上海處處留下珍貴的紅色印跡,已融入上海城市血脈,鑄造了上海城市精神的紅色之魂。展覽展出的252位藝術家的388件作品生動呈現了中國共產黨由弱變強、由小變大的偉大歷程,是上海文藝界向前輩先賢和英雄人物的禮贊致敬。

“‘曙光’展以黨史中與上海相關的歷史片段、重大事件、重要人物為核心題材,通過各個維度、豐富多樣的表現形式,將歷史記錄轉化為不同的視覺語言,展現中國共產黨的百年光輝歷程。”本次展覽文字策展人、上海市文藝評論家協會副主席張立行告訴記者。

多媒體手段跨界展示,沉浸式感受“藝術黨課”

龍華烈士陵園是全國各地革命烈士陵園中犧牲人數最多、犧牲者層次最高的地方,展覽特別設計了由上百個金屬框架結構和光控形成的英勇就義、奔赴刑場的英烈通道,近處是烈士的圖像姓名,生卒年月隨觀者移動明暗變化,地面鋪設真實鐵鏈,行走其上金屬碰撞,猶如腳鐐之聲,伴隨著耳邊回蕩著的國際歌,象征著革命之路是經過千錘百煉,泣血涕淚鋪造而成,而路的盡頭是解放的曙光,是“換了人間”之后的光明。

上海市美術家協會主席鄭辛遙表示,本次展覽充分運用多媒體手段,加上專業講解,提升了藝術感染力和傳播力,讓觀眾沉浸其中。“本次藝術主題展是一個‘有看頭、有聽頭、有講頭’展覽,講述屬於上海的紅色故事,也是藝術黨課的好課堂。”

展覽視覺策展人、上海市創意設計工作者協會主席金江波介紹,“跨界融合是此次展覽的亮點,除了十幾種傳統視覺藝術的表現手法外,還囊括了曲藝表演等專業技藝,也體現了上海市文聯廣大文藝工作者的優勢與原創精神。”

(責編:沐一帆、韓慶)
掃描關注上海頻道微信掃描關注上海頻道微信 掃描關注上海頻道微博掃描關注上海頻道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