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救知識“跨界出院”,口訣實訓學好“生命必修課”

2021年05月09日15:00  來源:人民網-上海頻道
 

人民網上海5月9日電 (龔莎)“一隻手放在患者前額用力加壓讓頭后仰,另一隻手的食中兩指抬起患者下頜,這樣就能開放氣道,防止窒息。兩隻手的姿勢記住——‘一把菜刀,一把剪刀’。”

“做30次胸外按壓,接著做2次人工呼吸,這套動作要在2分鐘內重復5次,在急救人員趕來之前,這是非常重要的!”

“再用力一點,拳頭沖擊的速度要快!這樣才能把嗆住的異物從氣道裡排出來!”

5月8日上午,在第74個世界紅十字日之際,上海市第一人民醫院開展了“學百年黨史 揚紅十字精神 我為群眾辦實事”主題宣傳教育實踐活動。值得一提的是,醫院特別安排在鬆江院區、虹口院區以及中學、敬老院、寫字樓等5個場所同步聯合舉行了一系列急救技能培訓、義診、心理咨詢、科普宣教等活動。用“口訣+實訓”等方式將急救知識跨界“送”出醫院,為周邊的學校師生、敬老院工作人員以及辦公樓白領等近500位不同年齡、不同身份的市民上好生命急救“必修課”。當天,市一醫院還舉行了預防宮頸癌宣教、義診、心理咨詢、紅十字歷史文化知識競賽等活動。

目前,普通市民對於心跳驟停、異物卡喉等突發情況的急救知識技能掌握度仍有待提高。“院外心肺復蘇搶救成功率不高,這與急救知識、技能普及的范圍和程度有關。”作為上海市僅有的兩名紅十字會與紅新月會國際聯合會(GFARC)國際急救認証(IFAA)師資培訓師,參與此次急救培訓的市一醫院創傷臨床醫學中心林健醫生對此頗有感觸,“我們經常看到飛機、火車上醫生出手救人的新聞,其實,通過一定的訓練,普通人也能掌握CPR、AED等急救技能。”

“心臟驟停大多數發生在家庭、辦公室、學校等醫院以外場所,如果在發生驟停后的4分鐘內進行正確、有效的心肺復蘇,患者很可能搶救成功,但這短短的4分鐘恰恰是醫護人員無法及時趕到的時候。”市一醫院北部搶救室護士長楊炯此次與另兩位醫護人員一起,向民辦新華初級中學300余名師生講授心肺復蘇技術及心臟除顫儀使用方式等知識。她認為急救知識也應當成為學生的一門“生命必修課”.這也是市一醫院此次將急救知識技能的教授普及對象重點放在了學校、敬老院、寫字樓等醫院以外場所的原因。

“我們希望通過此次以及后續培訓,補齊急救知識技能普及的短板,為院外人士和非醫護人員上好生命必修課。”上海市第一人民醫院黨委副書記、紀委書記、紅十字理事會副會長宋國明說。

上海市第一人民醫院黨委副書記、院長、醫院紅十字理事會會長鄭興東表示,作為全國紅十字模范單位、上海市紅十字醫院,市一醫院將在上海市紅十字會的指導下,繼續著力構建立體應急救援服務體系、加強上海市紅十字醫療救援隊建設、拓展應急救護培訓廣度和深度、大力開展紅十字志願服務活動、拓展“一帶一路”中紅十字工作,努力推動醫院紅十字工作再上新台階。

(責編:龔莎、韓慶)
掃描關注上海頻道微信掃描關注上海頻道微信 掃描關注上海頻道微博掃描關注上海頻道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