麻辣財經:紡織服裝出口,2020逆勢增長9.6%!

2021年01月20日10:50  來源:人民日報中央廚房-麻辣財經工作室
 

  逆勢增長9.6%!來自海關總署最新發布的數據顯示,2020年,我國紡織服裝累計出口2912.2億美元,以同比增長9.6%的好成績圓滿收官。

  這份成績單來之不易,也相當亮眼。

  在“穩外貿”政策支持下,中國紡織服裝業出口頂住疫情帶來的巨大沖擊,其中紡織品自4月以來連續9個月實現增長,服裝自8月后實現逆轉。紡織服裝出口連續5個月實現增長,直接拉動全國貨物貿易整體出口增長1個百分點,成為推動全國貨物貿易增長的重要動力。

  出口競爭力穩定釋放,得益於海外市場消費需求的持續改善,但訂單回流,更重要的是國內紡織業穩定產業鏈供應鏈體系形成的巨大“磁吸力”,也從一個側面折射出我國紡織業深度調整、提升發展質量的產業實踐。

  2020年,面對疫情挑戰,我國紡織服裝業總體運行情況如何?作為改善民生的重要產業,邁入“十四五”時期,紡織服裝業如何實現高質量發展?近日,由中國紡織工業聯合會主辦的中紡圓桌論壇第十五屆年會在北京舉行,來自學界和業界的100余名專家學者齊聚一堂,共同探討紡織服裝業的未來發展路徑。

  內需轉暖、出口逆襲,紡織工業競爭力明顯增強

  “近年來,我國紡織行業發展整體處於深度調整轉型、著重提升發展質量的階段,2020年受疫情影響,紡織行業也受到了沖擊。”論壇上,中國紡織工業聯合會黨委書記兼秘書長高勇表示,但隨著國內復工復產穩步推進,紡織行業各項運行指標呈現持續回升走勢,下半年我國紡織行業內需市場回暖趨勢明顯。

  根據國家統計局數據,全國限額以上單位服裝鞋帽針紡織品零售額同比降幅從年初超過30%逐步收窄至前11月的7.9%。

  內需是否得到改善,企業感受最為明顯。線下,趕赴上海參加國內的面輔料展,線上,首次參與電商活動,直接面向消費者群體……最近,浙江新澳紡織股份有限公司常務副總經理劉培意的行程表安排的滿滿當當。“從供應鏈的‘幕后’走向銷售端的‘台前’,讓公司營收迅速恢復,實現逆勢增長。”劉培意說。

  內需市場回暖的同時,出口市場則大幅升溫。在口罩、防護服等防疫物資出口的拉動作用下,我國紡織品的出口競爭力穩定釋放,出口規模接近行業在2014年創下的歷史最好水平。

  不僅出口總額在增加,出口結構也在調整。“紡織品出口額首次超過服裝,佔出口總額的比重達到52.8%,使得紡織行業出口結構發生變化。”高勇說,應該看到,下半年隨著海外經濟重啟,我國紡織產業體系的完善性和供應鏈運轉的穩定性優勢顯現,服裝出口逐步好轉,到年底出口額降幅已收窄至6.4%。

  高勇介紹,回望“十三五”,中國紡織行業可圈可點。

  從規模上看,目前我國纖維加工總量約佔全世界的50%,化纖產量約佔70%,出口總額約佔三分之一﹔從綜合能力來看,我國紡織產業鏈從門類品種、產出品質,到生產效率、自主工藝技術裝備等方面,普遍達到國際先進或領先水平。

  根據前不久中國工程院發布的《面向2035推進制造強國建設戰略研究》報告顯示,紡織工業已成為我國在全世界居於先進位置的五大產業之一。中國紡織工業聯合會會長孫瑞哲評價說,紡織科技創新已從“跟跑”進入“跟跑、並跑、領跑”並存的新階段。

  邁向高質量發展,仍須讓創新更強、制造更綠、產品更優

  展望“十四五”時期,面對需求總體放緩、國際貿易不確定因素增加,紡織產業應如何應對挑戰,不斷邁向高質量發展?

  “必須正視與發達國家之間存在的行業差距,特別是我國紡織業在前沿科技自主創新、品牌及時尚軟實力、綠色發展主導能力、國際供應鏈掌控能力等方面的差距。” ”高勇表示,要強化制造體系優勢,解決好產業鏈供應鏈短板,在新格局中開辟新局面,實現新發展。

  ——科技創新更“強”,既要造的出,也要造的精、造的好。

  “下一步,紡織工業應該解決從造的出到造的精、最終到造的好的問題,真正實現精准制造、綠色制造、智能制造。”中國工程院院士、南京航空航天大學校長單忠德認為,一方面應持續推進研發智能化的高品質紡織裝備,提高效率、性能和數字化水平,真正實現自動感知、智慧決策、自動執行﹔另一方面,也積極發展服務型紡織制造,推廣個性化定制生產模式,包括遠程設計創新中心等,實現以工業批量化手段生產個性化的產品,開拓市場需求。

  事實上,近年來已有不少紡織企業深耕前沿技術創新。前不久,在第六屆中國工業大獎發布會上,安徽華茂紡織股份有限公司的新型紡紗智能化改造項目摘得大獎,憑借的便是其開發出的擁有多項自主知識產權的紡紗智能制造工藝技術,其首創的“氣流除雜、柔性開鬆”技術,既能提高棉花雜質的清除效率,又能減少棉花在開鬆過程中纖維的損傷,極大提高了生產效率。

  ——生產制造更“綠”,既要對廢舊產品循環利用,也要使生產過程節能減碳。

  “過去,紡織行業隻關心末端污染控制,接下來要推廣到全過程控制,有針對性地進行精准治污。”清華大學環境學院教授溫宗國認為,採取清潔生產的工藝和裝備,尤其是綠色化學品的替代,應成為未來紡織業可持續發展的一個重要方向。

  溫宗國提出,從廢舊紡織品的循環利用來看,目前相較於發達國家,我國紡織行業循環再利用的比例仍較低,下一步應通過生產者責任延伸等舉措,讓企業不僅要為產品質量負責,也對其回收和廢棄物處置負起責任。

  ——紡織產品更“優”,強化全產業鏈精細加工技術研發,以高端產品開拓市場。

  在中國國際經濟交流中心首席研究員張燕生看來,未來紡織業應講好科學的故事、技術的故事、創新的故事和人才的故事,通過發展高端紡織制成品,提升全球產業鏈價值鏈分工地位。

  “具體來看,就是要融合新材料、新技術與內需消費升級趨勢,開發具有高舒適度、易護理、抑菌保健等多功能的高端紡織制成品,不斷提升品質和科技附加值,拓展材料的應用空間,從而開拓新的市場需求。”高勇說。

(責編:嚴遠、韓慶)
掃描關注上海頻道微信掃描關注上海頻道微信 掃描關注上海頻道微博掃描關注上海頻道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