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江東︱ 2020:《人民日報》報道上海10個關鍵詞

人民日報中央廚房-大江東工作室韓慶 唐小麗 張晶

2021年01月13日10:59  
 

大江東.jpg

2020年的硬仗與大考,上海“贏”得很精彩。

新冠疫情突如其來,這是一場生與死的較量,也是一場針對超大城市基層治理能力的大考。疫情防控和經濟社會發展“兩手抓”,檢驗著這座城市的智慧、勇氣和力量。肩負黨中央囑托與國家戰略使命,上海走過的2020年注定極不平凡。

這一年,有無數的白衣戰士逆行向前。疫情之中,上海一邊派出數批醫療隊千裡馳援,沖向一線,與死神爭奪生命﹔一邊內防反彈、外防輸入,既保持開放態勢,又把好國門、城門,負重前行,不辱使命。

這一年,有疫情防控常態化下的挑戰和機遇。上海搶抓新業態發展的新機遇,打造新經濟增長點,不斷增強發展新動能,奮力保持經濟的正增長,交出了一份不容易、不一般的答卷。

這一年,擴大開放的步伐繼續加快。進博會,“東方之約”三度如約而至。第三屆世界人工智能大會,在“雲端”如期舉辦。因開放而興的上海,正在加快打造國內大循環的中心節點、國內國際雙循環的戰略鏈接。

這一年,人民城市的理念深入人心。“人民城市人民建,人民城市為人民”,習近平總書記的囑托正在上海化為生動實踐,“1+N”的人民城市建設制度體系重磅出台,一系列民心工程落地有聲。

這一年,敢闖敢試的精氣神更加凸顯。浦東開發開放30年巨變讓世界矚目,上海創造新時代新奇跡令人期待。這片土地正在拿出胸懷天下的壯志豪情、能征善戰的錚錚鐵骨,當好披荊斬棘的開路先鋒、乘風破浪的排頭兵。

這一年,“謀定后動”“謀定快動”更自信更自覺。上海“十四五”的規劃起筆,“早發力、快發力,抓機遇、抓開局”,各區和各部門謀劃2021年重點工作隻爭朝夕。

2020年,在實現偉大夢想的征途上,有哪些值得銘記的瞬間?且讓我們一起來看2020年《人民日報》上的上海吧!

關鍵詞1:兩手抓

《上海:防控一嚴到底 城市運行有序》(2月14日第4 版)

隨著節后大量人員返程、大批企業陸續復工,在有著2400多萬人口的國際大都市上海,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進入關鍵時期。

如何織密疫情防控網絡、保障城市有序運行?上海市委市政府緊密依靠廣大黨員干部和市民群眾,利用信息化智能化手段,採取精細化人性化管理,以最大決心、最嚴舉措、最大努力做好疫情防控,保持經濟社會發展和市民生活穩定。

《戰疫鐵軍 敢打硬仗》(3月4日第7版)

1個月間,上海共有9批、11支醫療隊、1640名醫務人員奔赴荊楚大地。“各醫療隊領隊都由院長或業務骨干擔任,中級以上職稱醫師415人,佔醫師總數的84.5%。”上海醫療隊前方工作協調組負責人、上海市衛生健康委副主任趙丹丹說,醫療隊分別進駐了華中科技大學附屬同濟醫院光谷院區、雷神山醫院、武漢市金銀潭醫院等17家醫院、28個病區,其中ICU病區3個、重症病區16個、普通病區3個、方艙醫院6個。

《上海 全面復工支撐有力》(3月20日第4 版)

在統籌推進疫情防控與經濟社會發展工作中,上海取得了明顯成效:截至3月15日,制造業、外資外貿、商貿等接近全面復工,規上工業企業復工率達99.3%,中小企業復工率超80%。

《50億元減租紅包這樣發下去》(4月8日第7版)

突發的疫情給企業帶來不小影響,上海市出台“支持企業28條”,為中小企業減免房租。無法提供專業材料的攤主如何受益?“二房東”不願讓渡租金差價怎麼辦?當地努力打通中間環節,堅持一事一議、反復溝通,大家共克時艱。據估算,減免房租這一政策惠及全市7萬多家中小企業,預計減免超過50億元“真金白銀”。

《優化政務服務 助力復工復產》(5月11日第1版)

上海浦東新區推出“遠程核”“信用審”,深化政務服務“一網通辦”﹔浙江杭州市建成政商“親清在線”平台,實現惠企服務“最多點一次”﹔天津濱海新區創新“雲政務”,帶動“雲復工”……在做好疫情防控的同時,各地各部門創新機制,大力運用現代信息技術手段,優化政務服務流程,提高服務便利度,助力企業積極有序復工復產。

關鍵詞2:兩張網

《上海“一網通辦”邁向“一網好辦”》(4月12日第1版)

“找政府辦事,像網購一樣便利”,這是上海政務服務“一網通辦”追求的目標。上海市委主要負責同志提出,“群眾評價,也要像網購用戶評價一樣管用”,“一網通辦”不僅要能辦事、快辦事,還要辦成事、辦好事,讓群眾和企業感到受用,切實提升獲得感、滿意度。

《一塊屏裡的社會治理》(4月29日第11版)

為加快推進市域社會治理現代化,解決城市管理中的堵點、盲點,上海市建設城市運行“一網統管”系統,打通部門數據壁壘,有效整合治理資源,第一時間發現和解決安全隱患,推動城市治理向智慧化、精細化邁進。

《織就城市精細化治理“兩張網”》(12月28日第4版)

近年來,在江蘇路街道,自助服務終端機依托“兩張網”數據,進入了居民樓、寫字樓、公園和商圈,醫療報銷、新能源汽車申領牌照、二手房過戶水電氣……居民生活裡的13大項101小項業務,下樓步行15分鐘,立等可辦。

關鍵詞3:開放

《外企扎根上海有信心》(5月17日第1版)

今年是浦東開發開放30周年,也是上海基本建成國際金融中心收官之年。開放的基因成就了上海海納百川的胸懷,創新的特質積澱了上海追求卓越的實力,服務的本色塑造了上海大氣謙和的姿態。加大在滬在華投資,已成為一批國際頂級金融機構的共識和選擇。

《世界頂尖科學家論壇促進國際科學界高端對話》(10月31日第7版)

10月30日,以“科技,為了人類共同命運”為主題的第三屆世界頂尖科學家論壇在上海開幕,論壇採用線上視頻與線下出席相結合的方式舉辦,全球300多位科學家,包括61位諾貝爾獎得主參會。

《這五年,自貿試驗區創新更亮眼》(11月8日第1版)

2016年底,習近平總書記對上海自貿試驗區建設作出重要指示:“大膽試、大膽闖、自主改,力爭取得更多可復制推廣的制度創新成果,進一步彰顯全面深化改革和擴大開放的試驗田作用。”

探索新途徑,闖出新路子,自貿試驗區肩負起為全面深化改革和擴大開放形成可復制、可推廣經驗的重任。

關鍵詞4:垃圾分類

《上海 下足繡花功 形成新時尚》(6月22日第1版)

夏日的上海,市民的消費熱情與氣溫一道上升。從外灘楓涇路的周末市集到靜安區的“安義夜巷”,再到普陀區創享塔廣場美食夜市,保持城市干淨整潔,垃圾隨手分類,已經是上海市民的日常習慣。

《上海 逾百噸醫療廢物日產日清》(4月3日第13版)

“日產日清,全程無害。”固處公司總經理李傳華介紹,公司要收運處置全市每天產生的100多噸醫療廢物。1月19日,公司提前預判,迅速成立80人的疫情防控醫廢應急工作組,在87條常規醫療廢物收運路線外,專設15條疫情醫療廢物收運路線。

關鍵詞5:新技術新經濟

《上海 人工智能加速集聚》(7月10日第1版)

2018年底,上海啟動AI應用場景建設計劃,採取“揭榜挂帥”和動態發布機制,引導社會各界開放場景,並向全球征集解決方案。截至目前,已經進行兩批場景開放,累計開放場景30個,涉及醫療、教育、文旅、城市管理、司法、金融等十大領域,吸引海外150多家企業、240個解決方案參與。

《老人健康,有了智慧“衛士”》(2月5日第13版)

在步入深度老齡化的城市上海,人均期望壽命已達到發達國家水平,老年人口佔戶籍人口比例超過了1/3。要讓老年人老有所養、生活幸福、健康長壽,如何精准投入有限的醫療保健、護理資源,怎樣布局規劃養老設施,什麼才算老年宜居社區?

《他們在“雲端”起舞》(3月13日第12版)

受疫情影響,展覽、演出無法與觀眾見面,但博物館、文藝院團在“雲端”探索出了許多新方式。“雲游覽”“雲練功”等屏幕間的交流互動,帶來意想不到的收獲。“雲端”的嘗試也讓他們思考,如何利用新技術、新手段,提高自身“能見度”,為觀眾提供更好的觀展、觀演體驗,也為今后發展積累更多經驗。

《上海發布在線新經濟行動方案》(4月14日第6版)

4月13日,上海市經信委發布《上海市促進在線新經濟發展行動方案(2020—2022年)》。明確集聚“100+”創新型企業、推出“100+”應用場景、打造“100+”品牌產品、突破“100+”關鍵技術等行動目標,聚焦十二大發展重點,實施6項專項行動,落實5條保障措施。

《上海在線經濟等新業態新模式蓬勃發展》(8月13日第2版)

近年來,上海市抓住在線新經濟發展機遇,線上賦能線下、線下擁抱線上,讓居住在這座超大城市的2000多萬居民迎來精彩、便捷的“雲生活”。

關鍵詞6:小康生活

《民生實事辦好 百姓點贊叫好》(8月11日第1版)

2019年11月,習近平總書記在上海考察時指出,“城市是人民的城市,人民城市為人民”“讓人民有更多獲得感,為人民創造更加幸福的美好生活”。上海市委和市政府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重要指示精神,聚焦群眾最期盼、最迫切解決的“老、小、舊、遠”等突出民生難題,一件事情接著一件事情辦,一年接著一年干,努力讓人民群眾有更多獲得感、幸福感、安全感,讓每個人都能感受到這座城市的溫度、生活的美好。

《好生態帶來好生活》(8月14日第1版)

崇明,上海美麗的后花園,全市超1/4的森林在這裡。島上有田、有林、有水、有綠,有一個個充滿江南韻味的小村……

“牢固堅持和落實生態立島的原則,堅決不搞大開發,堅持‘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和‘一張藍圖干到底’”,上海堅定不移推進崇明生態島建設。

《從4年裝一部到一年60部》(9月22日第7版)

在老舊小區加裝電梯,一直是社區治理中很棘手的問題。從4年才能加裝一部電梯,到平均兩個月就能讓一棟樓的住戶全部同意,上海市靜安區臨汾路街道探索出一條行之有效的路徑。

《德宏見証滬滇情誼》(8月6日第4版)

全長近3700公裡的320國道,一頭連著上海,一頭連著雲南。

東西部扶貧協作,上海市對口幫扶雲南省。真心實意付出、真金白銀投入、真抓實干攻堅,滬滇攜手決戰貧困,加深了兩省市人民的深情厚誼。

關鍵詞7:人民城市

《工業鏽帶變成了生活秀帶》(5月29日第13版)

海鷗、江水、藍天、花朵、草樹,可以坐臥又毫不突兀的木椅長凳,巨大的廠房和高聳的塔吊,浦東陸家嘴的摩天樓與影影綽綽的外灘……新與舊、城市的人文與自然、百年滄桑與摩登時尚,在這裡相互交織、相得益彰。

《“平安指數”引導精准防控》(1月21日第11版)

為做好群防群治,上海閔行區每半年發布一次“平安指數”,把社會治安的真實情況與直觀變化公開展示,推動各方積極投入社會治理。同時,利用信息化手段創新治理方式,整合治安新力量,增強治安防控的整體性、協同性、精准性。

《上海創新群眾意見建議辦理機制》(7月15日第15版)

為做好疫情防控,上海創設群眾意見建議辦理平台,收集民情民意、匯集民智民力。這一機制打破部門壁壘,再造工作流程,推動問題快速解決。目前,“問題導向、效率優先、清單管理”的工作方式正在向經濟社會發展更多領域推廣。

關鍵詞8:進博會

《堅持高標准 保持高水平》(10月30日第6版)

11月4日,第三屆中國國際進口博覽會將在上海開幕。在國內疫情防控常態化前提下,第三屆進博會如何辦得安全、精彩、富有成效,備受關注。

作為第三屆進博會的舉辦地,上海全力以赴、精益求精,扎實做好城市服務保障各項工作,努力舉辦一屆高水平、高質量的進口博覽會。

《新看點 新亮點》(11月5日第6版)

作為全球首個以進口為主題的國家級展會,進博會為各國提供了更多市場機遇、投資機遇和增長機遇。在新冠肺炎疫情全球蔓延、世界經濟持續低迷的非常時期,“不一般”的進博會,呈現出許多新看點新亮點,格外受世界矚目。

《高水平 高質量》(11月9日第6版)

從全程“閉環管理”的疫情防控措施,到電動化、智能化、網聯化的交通組織,從志願者們的貼心服務和無私奉獻,到助力洽談成交的一系列金融解決方案……保障更精細、服務更精心、環境更精致,中國再次向世界展示了一屆高水平、高質量的進博會。

《不一般的盛會 不止步的開放》(11月11日第7版)

11月10日,第三屆中國國際進口博覽會在上海國家會展中心圓滿落下帷幕。雖然全球范圍內新冠肺炎疫情仍在蔓延,但本屆進博會各方合作意願熱度不減,按一年計,累計意向成交726.2億美元,比上屆增長2.1%。

關鍵詞9:浦東

《浦東勇擔使命再出發》(4月17日第1版)

30年前,面對經濟全球化進程加快的趨勢,改革開放從何突破?黨中央、國務院審時度勢,作出開發浦東、開放浦東的重大決策。

30年后,浦東已從一片阡陌農田變為一座璀璨的現代化新城。30年前,浦東地區生產總值僅60億元,2019年達1.27萬億元﹔人均GDP達22.91萬元。浦東,以佔全國1/8000的土地,創造了全國1/80的GDP、1/15的外貿進出口總額。

《三十年,敢闖敢試看浦東》(11月9日第1版)

因改革開放而生,因改革開放而興,浦東書寫了改革開放的傳奇。“浦東發展的意義在於窗口作用、示范意義,在於敢闖敢試、先行先試,在於排頭兵的作用。”2010年,習近平同志在浦東調研時如是強調。

行走在浦東這片熱土,感受深切的是滄桑巨變,是敢闖敢試,是排頭兵、先行者的擔當,是“我們的道路必將越走越寬廣”的堅定自信。

《三十年,浦東先行先試立潮頭》(11月10日第1版)

從全國第一個保稅區,到第一個自由貿易試驗區,再到定位特殊經濟功能區的臨港新片區,折射浦東開發開放之路一個鮮明特點:堅定不移深化改革開放,與時俱進開展創新探索,先行先試挺立潮頭。

關鍵詞10:長三角

《大江奔流千帆競》(6月3日第1版)

從上海到甌海,大都市圈和特色小鎮穿成“鏈”、鋪成“扇”,搭起產城融合新平台﹔從馬鞍山到舟山,江海聯運通達八方,鐵路公路縱橫交錯,滬蘇浙皖“一體化”不斷推進、“走出去”更加便捷……作為中國經濟發展最活躍、開放程度最高、創新能力最強的區域之一,長三角處處激蕩著高質量發展的澎湃動力。

《以更高標准推進長三角一體化》(7月30日第5版)

作為我國經濟發展最活躍、開放程度最高、創新能力最強的區域之一,長三角一體化示范區再出新動作。不久前出台的《長三角生態綠色一體化示范區產業發展指導目錄》和《長三角生態綠色一體化發展示范區先行啟動區產業項目准入標准(試行)》,清晰回答了“示范區應當發展什麼樣的產業”和“先行啟動區可以落地什麼樣的項目”,標識了示范區的產業方向和准入門檻。

《長三角 探路一體化更多可能》(11月3日第12版)

長三角生態綠色一體化發展示范區設立一年以來,緊緊圍繞一體化制度創新,形成了32項具有開創性的成果。在生態環保、互聯互通、創新發展和公共服務等領域,示范區率先探路,形成了許多新機制和新制度,高質量發展動能顯著增強。

(來源:人民日報中央廚房-大江東工作室)

(責編:嚴遠、韓慶)
掃描關注上海頻道微信掃描關注上海頻道微信 掃描關注上海頻道微博掃描關注上海頻道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