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高幼師和保育員待遇,增強這一群體的獲得感——

幼師缺口該怎麼補上?

本報記者  王晶玥

2021年01月11日16:38  來源:人民網-人民日報海外版
 

“幼師和保育員缺口超過300萬人。”日前,這一話題沖上微博熱搜。西南大學一份研究報告預測,2019年,學前教育階段因“全面二孩”政策新增近600萬適齡幼兒。到今年,幼兒園或將缺少幼兒教師和保育員超過300萬人。

西南大學學前教育學院常務副院長胥興春指出,按國家規定,幼兒園需全面落實“兩教一保”,即一個班級配備兩名專任教師及一名保育員。但受限於經費和人手短缺,不少幼兒園隻能做到一班一位教師、多班一位保育員。

幼師缺乏,直接影響幼兒成長和教育,也限制了幼兒園發展。長遠看,更不利於提升基礎教育質量。如何讓幼師職業健康平穩發展成為社會面臨的一個重要課題。

困境:付出與回報不成正比

“每天至少工作9個小時。”提起自己的工作內容,北京某幼兒園的侯老師向記者打開了話匣子。

清晨7時15分是侯老師一天工作的開始。根據疫情防控常態化要求,幼兒園對班內環境要求提高不少。進班之后,“開窗通風、打掃教室,取回消過毒的毛巾、水杯,所有准備工作要在孩子入園前完成”。

7時30分,侯老師來到園門口,迎接孩子們入園。根據幼兒園實行的接送制度,她和同事需要將每個孩子接進班裡。

12時10分是午睡時間。教室恢復一片安靜,忙碌一上午的侯老師得以喘息片刻,開始吃午飯。

下午4時45分,侯老師和另一名班主任將孩子們護送到每位家長手中后,還要回班做好清潔消毒和當日記錄總結。至此,一天工作才算結束。

“每個時間點都有具體安排。”侯老師介紹。除加餐、午飯、午睡等日常事宜,老師還得帶領孩子們參與多項游戲和體育活動。

“保障人身安全只是基本要求。”她說,“幼師必須根據幼兒最近的發展目標,隨時調整活動內容,並對個別孩子予以指導。”

每天晚些時候,侯老師要在家長群裡推送當天的照片、匯報當天孩子們所學。

“父母對幼兒在園表現很關心:孩子有沒有認真吃飯、情緒高不高,這些都可能成為大家私信我們的原因。”侯老師解釋,有時僅一個晚上就要同兩三名家長進行電話溝通。

“瑣碎而精細,容不得一點馬虎。”一句話道出了幼師、保育員的日常工作狀態。

然而,多項學界調查研究及不少幼師卻指出,該行業薪資待遇與工作付出並不成正比。這一點在公辦幼兒園編外人員、民辦幼兒園教師及貧困地區幼師等人群中體現得尤為明顯。

家住浙江的幼師田老師反映,經同事們對比計算,非編制幼師薪資待遇比編制內幼師少1/3到1/2,兩者間具有明顯差距,她對記者直言:“不提供滿意的薪資,又沒有編制,老師們自然有想法。”

工作壓力大與回報不理想這對矛盾,導致很多幼師紛紛離職轉行,也令不少學前教育專業畢業生對幼兒園教師職業望而卻步。胥興春認為,“全面二孩”政策只是幼師短缺原因的冰山一角,歸根結底,是幼師收入與付出不平衡而導致的人才短缺。

因此彌合幼師、保育員人數缺口,重點在於提高薪資待遇,吸引和留住人才。

紓困:在吸納人才上下功夫

2020年9月開學季,內蒙古民族幼兒師范高等專科學校面向往屆普高、中職畢業生以及具有高中畢業証或同等學力的農民工、企事業單位人員等擴招。錄取后,將接受幼師專業教育,屬全日制大專學歷層次。

2020年10—11月,貴陽幼兒師范高等專科學校先后分兩批次擴招,吸引社會人士進行全日制學前教育學習,畢業后由學校發放國家承認、經教育部學籍學歷電子注冊的專科畢業証書。

2019年,中職院校開始應教育部要求,增設幼兒保育專業,並逐步將學前教育專業轉設成幼兒保育專業,重點培養幼兒園保育員。

這一做法頗有深意:據前瞻產業研究院發布的調查報告,截至2019年,中國學前教育教師學歷以專科為主,佔比達58.5%,撐起幼師行業人才供給的半邊天。中高職院校“開源”,以往無法從事相關專業學習的往屆生、社會人士被吸納進來,自然為幼師行業輸送更多新鮮血液。

但對農村及偏遠地區來說,職業院校擴招並不足夠。由於經濟條件、發展水平相對落后,幼師資源匱乏現象也比城市更加嚴重。如何填充這片“窪地”?

各地政府摸索出一條公費培養鄉村幼師的路徑:2015年,湖南省將學前教育專業納入鄉村教師公費定向師范生的培養計劃﹔2018年,山東省啟動鄉村幼兒園教師免費師范生培養計劃。

免學費培養、畢業后定向分配至鄉村,逐漸地,這些地區的師資獲得有效補充。

2020年,四川涼山彝族自治州美姑縣400名彝區困難家庭初中畢業生,迎來了人生的“春天”:樂山市實施中職教育“同心春蕾班”專項人才培養計劃,安排他們到峨眉山市旅游學校接受3年制學前教育專業中職教育。學成后,這些畢業生將回到美姑縣,反哺家鄉幼師事業。從人數看,400人的規模不夠大,但這一舉措,釋放出四川省努力緩解師資緊缺局面的積極信號。

未來:全面提高幼師薪資待遇

2020年9月,浙江省寧波市江北區湖濱幼兒園教師史老師收到一份1萬元開學“禮包”,其中包含一次性獎勵2000元和每年發放一次的獎金8000元。

原來,江北區教育局2020年推出一項政策——為轄區內非編教師設立“優秀合同制教師年金制”,並出台《江北區學前教育優秀合同制教師年金激勵管理辦法(試行)》。按照規定,教育局為“教壇新秀(含技能大賽)”中獲市、區級獎項的非編幼師,每年發放一定數額的獎勵金,存入年金個人賬目,共發放5年。

史老師曾於2020年初參加此次比賽並獲二等獎,“禮包”正是由此而來,與她同期受益於該獎勵的編制外幼師還有18人。

每年8000元,5年下來就是4萬元,史老師表示,作為合同制教師收到這筆獎金,証明政府對非編教師的認可和提高大家待遇的決心,也能充分激發編外幼師提高業務能力的熱情。

但獎金只是暫時性的,從根本上改善教師薪資水平才是解決問題的正途。

目前,不少地方激勵民辦園申請認定普惠性幼兒園,或可看作一種有益嘗試。通過補助,幼師和保育員收入有所保障,尤其是在疫情期間,政府補助為兜底這部分教職工收入起到重要的作用。

如果說上述政策為幼師帶來短期可見的權益,那麼推進幼師“正高”職稱評定,則更注重培養其長遠職業發展。

在潛心研究幼兒教育的無錫市濱湖實驗幼兒園園長鄒老師眼裡,“正高”曾是遙不可及的目標,過去,幼師發展有限,職稱評到“副高”就到了頭。不過在2020年,經過江蘇省中小學教師正高級專業技術資格評審委員會評審,她獲得幼兒園正高級教師資格,成為一名鄉村幼兒園高級教師。該省教育廳數據顯示,此次參評的268名教師中有11位幼師。

這些都得益於近年來江蘇省不斷向幼師尤其是鄉村幼師進行政策傾斜。早在2013年,江蘇省就率先制定《江蘇省幼兒園教師專業技術資格條件》,為幼兒園教師打通參評“正高”的職稱通道。近年又不斷優化正高級、副高級、中級和初級專業技術結構比例,提高“正高”幼師所佔比例。同時,江蘇省人社廳和教育廳還聯合印發《全省鄉村教師職稱評審政策若干意見的通知》,加大鄉村教師職稱政策傾斜力度,在探索解決幼師發展的問題上邁出了堅實一步。

健全職稱層級、打通幼師職業發展通道,老師發展有盼頭,工作更踏實,做起研究來也更有勁頭了。

胥興春告訴記者,從2010年開始,國內學前教育行業逐步探索並提高教師各方面待遇。得益於各級政府對學前教育的重視,幼師待遇有了很大提升,尤其近兩年,更是得到中央和地方在政策和經費上的大力支持。

2020年9月,《中華人民共和國學前教育法草案(征求意見稿)》面向社會公開征求意見。其中第五章第四十二條、四十八條、四十九條分別就幼兒園教師的職務評聘、工資福利及其他待遇予以說明,以保障幼兒園教師的合法權益。

從頂層設計入手,著力改善幼師及保育員的福利待遇,可以期待,日后相關政策出台將有法可依。

社會熱議

政府、學校、幼兒園須“三位一體”協同培養幼教人才。可成立由教研機構的學前教育專家、專業帶頭人、學校和幼兒園骨干教師組成的工作機構,來調研人才需求、修訂培養方案、組織教學團隊、建立實訓基地、評價人才培養質量。

——安徽省政協委員、池州學院文學與傳媒學院教授蔡荷芳

目前一些地方在組織幼師事業編制招考時,將門檻設置為“本科學歷”,這對高職高專學生就業以及相關院校人才培養造成一定“沖擊”。因此,招聘幼師要人盡其才、不唯學歷,社會大眾也應轉變觀念,給予優秀的學前專業專科畢業生更多平等參與競爭的機會。

——浙江省寧波幼兒師范高等專科學校副校長董剛

作為幼教培養源頭的高職院校要緊密結合市場需求,培養既有開闊眼界又能勝任最基礎保育工作的綜合人才,要求學生均衡發展,對健康、語言、社會、科學、藝術五大領域都要有所涉獵。而步入工作崗位后,學前教育專業的畢業生也要做好“回爐重造”的准備,通過師徒結對“傳幫教”的形式,淬煉自己的職業技能。此外,相關部門還要加強對於園長、辦學者的培訓。

——甘肅省蘭州市紅古區水榭花都幼兒園園長蘇秀山

生源質量影響培養質量,也就影響未來崗位能力。相關部門要完善考試招生制度和政策,優先錄取學前教育專業師范生,鼓勵、吸引更多喜歡幼教的學生前來﹔制定定向招生和公費資助制度,並針對農村地區幼兒教師進行專項培養,擴大免費師范生規模和范圍﹔加大對獨立設置的師范專科學校特別是幼兒師專的扶持力度,提升師范教育保障水平。

——安徽省合肥幼兒師范高等專科學校學前教育系主任孫誠

(責編:嚴遠、韓慶)
掃描關注上海頻道微信掃描關注上海頻道微信 掃描關注上海頻道微博掃描關注上海頻道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