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些大學生因何而美——2020年“最美大學生”獲獎群體掃描

2021年01月11日16:33  來源:光明日報
 
原標題:這些大學生因何而美

奮斗的青春最美,拼搏的青春最昂揚,勇敢的青春最有力量。

近日,中央宣傳部、教育部聯合發布2020年“最美大學生”。趙東、倪杰、崔譯文等10名在校大學生被評為2020年“最美大學生”。讓我們走近他們,看看這10位大學生如何以最美的姿態擁抱青春,又如何以青春的名義迎接新時代的挑戰?

用無畏和擔當傳遞無私溫暖

2019年3月10日晚,桂林電子科技大學花江校區內,在讀學生崔譯文和同校的小梁晚自習結束后,一起結伴回宿舍。

沒想到兩人路遇歹徒持刀行凶,為讓同學躲避凶手,崔譯文為小梁勇擋八刀。甚至在自己大量失血時,仍然擔心小梁:“你們誰來幫她止一下血,我有些撐不住了。”

平時連打耳洞都會喊疼的姑娘,面對歹徒毫無畏懼:“我是軍人的孩子。我隻知道,我不沖上去,她可能會死。”

重慶財經職業學院學生於婷婷,在逆境中擔起照顧患病養父、擔起一個家的重擔。

2018年,於婷婷收到學校錄取通知書后,決定帶著養父一起上學。以每月100元的房租租下了一間不到10平方米的出租屋后,於婷婷開始了學校、出租屋、醫院“三點一線”的生活。

別人入睡時,她還在看書,不僅學習不落下,於婷婷還參加學校公益社團和校外尚善義工愛心團隊,給留守兒童們輔導作業,傳遞愛心。

新冠肺炎疫情期間,北京航空航天大學飛行學院本科生余漢明在武漢,第一時間報名成為“志願服務關愛行動”社區志願者。記下居民的信息和需求,輾轉各點購買生活用品,送到居民樓下,他連軸奮戰到午夜。

從志願者變成居民口中的“余師傅”,余漢明用責任擔當匯聚成溫暖的春光,溫暖武漢、溫暖每一個人。

在戰疫前線發揚拼搏精神

是走還是留?2020年1月22日,原定完成最后一個門診就返回家鄉的武漢大學第一臨床學院2018級博士生趙東,聽到新冠肺炎具有“人傳人”的特點,退了火車票留漢,“危險時刻更應與病人在一起”!

趙東主動請戰去光谷院區與科室老師們一起接收、救治危重症新冠肺炎患者,120多個日日夜夜,趙東忘記了時間,奮戰一線。

其中一半的時間,趙東還為武漢市兩個小區的居家隔離群200多人提供在線醫療咨詢服務,社區居民線上親切地稱呼趙東為“小趙醫生”。

當趙東在一線全力以赴時,南京醫科大學2018級博士生倪杰隨著江蘇援湖北醫療隊在2月13日這天來到武漢。

“讓我來試試,給我一個學習的機會。”這是倪杰的口頭禪。重重口罩下頭暈胸悶,汗濕衣襟,雙手脫皮,護目鏡壓得眼眶周圍傷痕累累。

但“看著患者經過治療轉危為安,我心裡會特別高興,我們來的目的就是讓患者健康地走出醫院,回歸平靜生活。”倪杰說。

倪杰和趙東在前線戰疫爭分奪秒,清華大學醫學院2015級博士生單思思在后方實驗室攻堅克難。她說:“早一秒拿到抗體,就能多一分戰勝新冠肺炎的把握。”

生產抗體、檢測抗體功能、進行動物實驗,上千次的重復實驗操作,每天基本都是24小時連軸轉。在無數次的失敗后,單思思和團隊成員解析了病毒與蛋白結合的關鍵結構,成功分離和評估了200多株抗新冠病毒的單克隆抗體及其編碼基因,目前已經進行動物實驗,接下來將開展人體臨床試驗。

“我想讓更多的研究成果走出實驗室!”單思思仍然在為這個目標繼續拼搏奮斗。

到祖國最需要的地方貢獻力量

從小就喜歡海洋世界和船艦的李海超,把自己的興趣愛好轉變成事業,2017年留在哈爾濱工程大學船舶工程學院繼續攻讀博士學位。

他放棄了所有的周末和節假日,每天奮斗在實驗室十余個小時,在國際上首次提出了基於Jacobi-Ritz法的回轉類結構振動聲輻射理論。

經過長期深入研究,李海超在導師指導下帶領團隊所研究的方法,已初步應用於方案設計階段我國某水下裝備振動噪聲快速仿真評估,為艦船裝備論証決策提供了一定支撐,用自主創新的力量助力國防。

李海超研究大海,聞健服役西藏。聞健來自武漢科技大學計算機科學與技術學院軟件工程1701班,2014年入學,2015年就報名參軍,攜筆從戎,志願去西藏服役。

那年,國際形勢突變,聞健所在的連接到命令趕赴邊境線,他接到的任務是到最前線護衛國旗。接到指令,寫好遺書,荷槍實彈,時刻准備上戰場。

30多個日夜,他和戰友沖在最前,在國境線上挺起脊梁,護衛國旗,保衛家國,他們寸土不讓。

高原上寒風凜冽,沙漠裡酷熱難耐。上海交通大學環境科學與工程學院2019級碩士研究生劉智卓曾在2016年夏天帶領八個同學來到沙漠,這裡遠比想象中的荒涼、貧困。白天治沙,頂著烈日,提防沙暴,晚上卻隻能住在臨時扎起的帳篷裡。

五年治沙,腳步從未停歇。在治沙過程中,劉智卓還提出了梭梭樹嫁接經濟作物的治沙循環新模式,把肉蓯蓉種植和防風固沙結合在一起,既能防風固沙又可實現經濟效益。

不僅治沙,劉智卓還是上海交通大學第二十一屆研究生支教團成員,在雲南洱海,劉智卓傳遞知識,幫助困難學生,被當地人稱為“板扎老師”(“板扎”當地語是“靠譜,能干”的意思)。

和劉智卓一樣,華南理工大學新聞與傳播學院2019屆本科畢業生李莎也是一名支教團成員,生前在廣西龍勝各族自治縣龍勝小學支教。

“龍勝一對一”愛心助學項目中,她主動請纓,前往最偏遠的三門鎮。那裡路途遙遠,從縣城到家訪學生家中,車程要一個半小時,加上徒步兩個小時的崎嶇山路,翻山越嶺。在學生和隊友眼中,她成為勇擔當甘奉獻的“莎姐”。

如今,李莎把寶貴的生命留在了她為之奮斗的土地上,但她的事跡卻鼓勵著更多青年學子參與這場“青春接力”,投身西部建設,到祖國最需要的地方去貢獻力量。(楊颯 晉浩天)

(責編:嚴遠、韓慶)
掃描關注上海頻道微信掃描關注上海頻道微信 掃描關注上海頻道微博掃描關注上海頻道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