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自儀院:5G賦能“翻譯官”上線 引領智能制造新生態

董志雯

2020年10月12日15:14  來源:人民網-上海頻道
 

5G+工業互聯網,兩者如何融合創新?上海工業自動化儀表研究院有限公司(以下簡稱“上海自儀院”)作為5G賦能新一代智能制造系統的翻譯官,能在運營商與企業之間搭建起暢通無阻的橋梁,打通工業互聯網中IT與OT間的鴻溝,打造5G+工業互聯網平台,助力智能制造。

相關負責人表示,上海自儀院力爭建立全球領先5G+IoT+AI的新一代智能制造生態圈,引領5G賦能新一代智能制造。

建設5G+工業互聯網平台,奠定5G智能制造基礎

5G+、工業互聯網是近些年發展的浪潮,上海自儀院抓住機會,將二者融合創新,打造5G+工業互聯網平台,助力智能制造。上海自儀院5G平台層以數據為中心進行應用和運行平台部署,打通工廠的信息化系統和控制系統之間的業務流、信息流、數據流的通道,實現價值鏈的貫通,為行業業務拓展提供基礎,同時也提供行業生態發展的開發應用平台。

借助5G+工業互聯網平台,上海自儀院充分發揮技術優勢,創新探索新模式,搶佔市場先機。據介紹,具體來說,可分為以下六個方面:

工業大數據系統。在智能制造領域形成主數據、業務數據、數據模型等標准,以工業大數據系統為基礎建立數據管控組織,制定數據管控流程,由此形成智能制造行業的數據資產庫並發揮價值。

工業機理模型,是智能制造工業互聯網的核心。通過工業互聯網,將智能制造行業的工業技術、知識、經驗和方法都以工業機理模型的形式沉澱在平台上,把海量數據加入到數字化模型中,進行反復迭代、學習、分析、計算后,可以對設備的運行狀態進行預警或預測性的維護、可以對供應鏈進行優化,實現效率的提升。

開放的開發者環境。基於5G技術構建開發者生態,建立智能制造領域工業大數據的開發生態,對設備數據的採集、清洗、處理等形成標准化的規則和模型,向生態圈發布供使用﹔建立行業機器學習開發生態,基於設備和工藝的機器學習算法和模型,可開放對產業鏈企業進行賦能。

多用戶協同組織,包括平台組織、租戶組織和伙伴協同,為平台提供最基礎的數據模型,提高平台租戶入駐的實施效率,為行業建立貿易條款、稅率、單位等基礎標准提供及時的更新與響應,並為入駐平台的伙伴快速建立業務流程運行提供基礎保障。

多引擎業務驅動,包括人工智能引擎、虛擬現實引擎、工作流引擎、消息引擎,將通過實時數據採集和狀態監測、質量監測和異常分析,通過建立機器學習模型,並借力AR/VR 技術通過數字信息來可視化、指導、引導和改進與實體設備進行交互的方式, 為業務的推進提供驅動力以及智能化決策提供節點,為企業內部流程化管理提供更科學的方案。

多服務雲化支撐,包括大數據服務、物聯網服務、生態開發平台和工業APP市場服務,基於 IoT 建立數據採集和傳輸全托管的雲平台,建立行業領域的不同數據模型,通過大數據服務對所有數據進行分析處理。

泛在能源工業互聯網綜合服務雲平台

新技術、新場景、新智慧

上海自儀院憑借自主搭建的工業數據集成分析互聯網平台和泛在能源工業互聯網綜合服務雲平台雙平台為主體,並以儀表行業二級節點標識解析為標准,實現了包括雲機器人、數字雙生、智能監控、等11項應用場景。

當機器人有了“雲化”的大腦,是什麼樣子的呢?據介紹,5G通信網絡是雲化機器人理想的數據通道,是雲化機器人順利發展的關鍵不僅能夠提高機器人本體感知能力,還能提升個性化自然交互能力。雲化機器人把雲端大腦分布在從雲到端的各個地方,充分利用邊緣計算去提供更高性價比的服務,把要完成任務的記憶場景的知識和常識很好的組合起來,實現規模化部署。

圖 2基於5G的雲化協同機器人

當監控設備有了更為清晰的“眼睛”,是什麼樣子的呢?基於5G的智能監控採用5G技術所具備傳輸峰值超過10Gbit/s的高速傳輸速率后,可以解決傳統的4G通訊條件下監控視頻存在傳輸速率低、畫質效果差、不能同時傳輸大量視頻信息的問題。同時,5G多連接特性更加擴大了安防監控范圍,獲取更多維的監控數據,利於分析判斷,做出更有效的安全防范措施。更重要的是,系統採用人臉識別技術、行為識別技術和安全預警對生產工程監控進行監控,智能算法對可能出現的傷害行為進行預判,給出安全預警,為生產過程增添了一層安全保障。

基於5G的智能監控

當制造系統有了“孿生兄弟”,又是什麼樣子的呢?制造業是使用數字雙生最常用的行業,按時向客戶提供保質保量的產品對制造企業至關重要。在實訓平台的生產線,採取實時監控、不中斷生產的情況下進行測試、並且能夠在測試中收集的大量數字據點獲得更多信息,通過5G網絡的實時傳輸、大數據處理和人工智能建模分析,實現對生產線發生問題的診斷、當前狀態的評估以及未來趨勢的預測,並給予分析結果,模擬各種可能性,提供更全面的決策支持。

基於5G的數字雙生

相關負責人表示,上海自儀院在這些新應用場景的探索,充分發揮了其在數字化時代的新智慧。作為一個別樣的“翻譯官”,融入到國家智能發展的戰略之中,推動智能化蓬勃發展,擁抱數字化浪潮。

(責編:董志雯、軒召強)
掃描關注上海頻道微信掃描關注上海頻道微信 掃描關注上海頻道微博掃描關注上海頻道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