破解古建人才匱乏難題,答案在學科交叉融合

2020年09月27日14:18  來源:科技日報
 

9月15日,北京市文物局與天津大學簽署戰略合作框架協議,北京古建筑研究院在天津大學揭牌成立,該校將與相關部門、產業協同培養業界急需的古建筑人才。

“中國古建筑、墓葬、古遺址等不可移動文物遺產眾多,但研究相對薄弱,古建筑人才非常匱乏。”天津大學建筑學院建筑歷史與理論研究所教授張龍對科技日報記者說,特別是在古建筑的歷史文化研究領域,人才非常稀少。

古建筑人才培養,跨學科和學科交叉融合將是未來方向。張龍透露:“目前古建筑和遺產保護方向已不局限於建筑歷史專業,建筑設計、土木結構、材料、物理、化學、計算機等學科的學生正在加入古建筑研究與保護領域。”

古建研究專業冷門,相關人才青黃不接

“古建筑保護所需人才分兩種,一種從事研究工作﹔還有一種從事實際操作,即從事古建筑保護的工匠。”張龍介紹,在研究方面,決定古建筑保護水平最核心的是認知水平,即對古建筑價值的挖掘。目前從事古建筑研究的人才基本上都在高校,集中於建筑學院下的建筑歷史與理論方向。“和建筑設計相比,古建筑研究是個冷門專業,從前些年的就業情況看,建筑設計比較容易就業,收入待遇也比較高。”張龍感嘆道。

在工匠方面,一些有古建筑保護施工項目資質的單位,為了節省開支,有項目了才開始組織農民工。“這些人今天可能還在種田,明天就去古建筑工地當工人。”張龍表示,由於缺乏系統的師徒傳承和穩定的培養體系,“經常看到在古建筑工地上干活的都是50歲以上的人,年輕人太少了。”

張龍介紹,1952年天津大學院系調整后,建筑學院就一直以華北地區的皇家建筑作為研究對象,如承德避暑山庄、清西陵、故宮、頤和園、天壇、北海等,做了大量的古建筑測繪調查工作,還結合文獻檔案整理做了很多研究,從搶救性保護到預防性保護,現在又提出研究性保護。天津大學在古建筑測繪調查與研究方面有很強的科研基礎。

張龍表示:“借此次合作機會,北京一些古建筑修繕工程項目將會向天津大學開放,高校可以更多接觸古建筑,獲取第一手資料,以便實現更深入的研究,校內學生也能得到更多的實踐機會。同時,高校的研究成果也能提升北京文物局對古建筑的認知水平,為古建筑保護提供智力支撐。”

古建人才培養,偏向於跨學科和交叉學科

“隨著科技發展,材料、化學、計算機科學與技術等學科都有可能為古建筑保護提供支撐。”張龍舉例說,比如無損檢測技術,柱子裡有沒有空鼓?有沒有被虫蛀?這些表面看不到的地方,都可以通過應力波檢測儀器偵測,利用科技手段對文物進行“體檢”﹔還有彩畫褪色問題,以前可能側重於重繪,現在就可以研究為什麼褪色,哪種光讓顏料劣化,或者傳統材料本身有哪些缺陷,在不改變色彩和外觀的情況下,研究能否採用新材料提升古建筑抗老化性能。

“近幾年,天津大學大力推行新工科建設。這裡的‘新’主要體現在跨學科的合作和交叉融合上,利用新方法、新技術改造其他學科成熟的技術手段,與古建筑研究、保護相結合。”張龍說,以前辨析古建筑年代主要看建筑的具體形式,比如出檐深遠、斗栱大小等。現在可以通過科技手段,如碳十四測年,准確判斷基層木構大概是哪個時期的。

“天津大學前兩年開設的建筑遺產保護技術,就是一門學科融合的課程。”張龍介紹,該課程請了北大、故宮從事科技保護的老師,以及計算機圖像、建筑物理、低空遙感等為古建筑遺產保護提供技術支撐的專業老師。

目前,天津大學已形成由建筑、計算機、建工、精儀、材料等多學科聯合的古建筑遺產保護科研團隊,堅持以基礎科學研究為先導,以解決本領域的關鍵問題為目標,持續開展古建筑遺產保護的教學、科研與實踐工作。

(責編:實習生、韓慶)
掃描關注上海頻道微信掃描關注上海頻道微信 掃描關注上海頻道微博掃描關注上海頻道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