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立商圈黨委、打造情景黨課,這裡的黨建工作有聲有色

唐小麗

2020年07月12日20:29  來源:人民網-上海頻道
 

提到長寧天山,可能不少人會想到天山新村或者天山路一條街。經過半個多世紀的發展,這裡的商業街區已經實現了從“一條街”到“商圈”的跨越。

如今的天山商圈樓宇聚集,交通便利,設施齊全,融合樓宇經濟、商業服務、城區功能與一體,共有大小樓宇26幢,其中重點樓宇12幢。周邊樓宇中有企業近3000家,“兩新”黨組織近80家,黨員逾2600人。商圈內有尚嘉中心、金虹橋國際中心、上海虹橋南豐城、天山SOHO等知名度、影響力比較大的商務商業一體化樓宇,獨特的商圈環境吸引了電商巨頭拼多多、保健品巨頭康寶萊等公司入駐。

天山商圈

街道成立商圈商會黨委,構建社區治理共同體

近年來,天山路街道堅持把天山商圈作為城市基層黨建工作的重要陣地,圍繞商圈的商業形態、產業性質、企業特點、群體構成、白領需求,依托遍布其中的各類黨群服務站點,積極推進黨的組織覆蓋和工作覆蓋,著力打造“黨建+活力商圈”。

黨建的引領作用在天山商圈顯而易見。同達商務樓物業經理、黨支部書記翁凌俊,同時也是樓宇治理議事會的負責人,他在談及年初企業復工前的准備工作時坦言“壓力很大”。“企業可以晚幾天復工,物業不行,有一家企業上班,我們就得堅守。最大的難題是當時防疫物資買不到,就算聯系到了購買渠道,漲價漲得厲害,成本翻倍增加。而且我們給樓宇內企業提供的服務,很多已經超出了合同的范疇。但這也是身為黨員應當承擔的社會責任。”

翁凌俊所在的樓宇治理議事會舉行疫情防控專題會

翁凌俊提到,疫情期間,樓宇內企業發揮各自的資源優勢,相互扶持,共渡難關。“疫情之前,大家雖然同在一棟樓上班,但可能是‘最熟悉的陌生人’,互不認識。經過一場疫情,樓宇裡建起了企業微信群,企業之間增進了認識和了解,有企業還意外發現,原來自己的上下樓就是產業鏈的上下游。”

在此基礎上,為不斷深化、提高商圈黨建工作水平和治理能力,發揮黨建引領和商會龍頭帶動作用,促進天山商圈企業間合作交流和樓宇間自治共享,天山路街道探索成立天山商圈商會黨委,以項目化運作機制重點開展黨建、營商、治理三方面工作,提升天山宜居宜商宜業大環境。

6月底,天山商圈商會黨委正式成立,這是長寧區第一家商圈商會黨委。據了解,天山商圈商會黨委覆蓋商圈樓宇企業共141家,其中樓宇聯合黨組織18家,“兩新”獨立黨組織57家,不具備條件建黨組織的商會企業66家。

天山商圈商會黨委正式成立

天山商圈商會黨委整合商圈樓宇企業各類資源,重點開展驛空間、享服務、共治理三個方面的項目。針對企業反映的普遍性問題,商圈商會黨委推出首輪包括勞動關系咨詢服務項目、企業融資對接服務項目、企業法律體檢服務項目、財稅業務管理服務項目、基礎信息技術服務項目、白領健康科普服務項目、疾病預防控制服務項目、炫動舞創培訓服務項目在內的八大項目 “服務包”。同時,組建第一批包括商圈消安隊、非改攻堅隊、醫療保障隊、營商服務隊、創建突擊隊在內的五支服務隊伍。

“政府想做好‘店小二’,但有時候無從下手,如果大包大攬做些事,到頭來企業說‘其實你不懂我的心’。有了商圈商會黨委,很多事情做起來就有了具體抓手,我們能夠了解到企業需要什麼,然后對症施策。”天山路街道黨工委書記潘敏表示,街道將通過做實做強天山商圈商會黨委,構建人人有責、人人盡責、人人享有的社區治理共同體。

多條街名串出長征路,“四史”教育又紅又走心

走在天山路街道轄區裡,抬頭看看路牌,會覺得一條條的路名很有意思。遵義路、玉屏路、茅台路、婁山關路、紫雲路、芙蓉江路、安順路……幾條干道都是以貴州省內區域命名,這些引用貴州遵義地區與紅軍長征經過並具有重要革命歷史意義的幾個地名,有什麼來由?

天山路街道社區黨群服務中心主任姚孟煥介紹,用長征途中名垂革命史冊的地名來命名天山路街道的幾條主要馬路,是一種上海城市建設發展的歷史巧合。當時的市地名管理部門對市區邊緣開發地帶大批出現的道路逐漸趨向於採用以下原則來命名,即以該地區在上海市區中所佔的方位,對照選擇出全國范圍內相應方位所在的省份,然后就以該省的地名來命名這一地區的所有道路。上海上世紀五十年代開始開發建造的天山新村因為在當時市區的西南方,就採用了西南部的貴州省地名來命名天山新村的各條新建馬路。

天山路街道用轄區路名串起長征史

眾所周知,紅軍長征是震驚世界的壯舉:沖出四道封鎖線——血戰湘江——遵義會議——四渡赤水——巧渡金沙江——強渡大渡河——飛奪瀘定橋——翻越夾金山——走過大草地——勝利會師。遵義會議在紅軍面臨生死存亡危急關頭挽救了黨、挽救了紅軍、挽救了中國革命,是中國共產黨歷史上一個生死攸關的轉折點。

而眼下,“四史”教育正在如火如荼開展中。街道社區黨校在整理黨課素材時發現,這些路名不僅在物理上勾連,所對應區域的紅軍長征路黨史故事也前后關聯,形成完整的階段性歷史故事。於是,街道結合“四史”教育,開發設計了“以路鏈史 以史鑒新”紅軍故事路塊鏈情景黨課。

余江如教授講述路名背后的故事

主講人余江如教授是當年參加紅軍長征的開國少將后代,又是天山路街道常住居民,由他來講述父輩們的長征故事和自己所見証的改革開放史,更具感染力和說服力。如今,余教授的課已成“網紅課”,廣受黨員的追捧。(天山路街道供圖)

(責編:唐小麗、韓慶)
掃描關注上海頻道微信掃描關注上海頻道微信 掃描關注上海頻道微博掃描關注上海頻道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