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絡騙局侵入網上生活 大學生自發普及防騙知識

2020年03月30日11:02  來源:中國青年報
 
原標題:網絡騙局侵入網上生活 大學生自發普及防騙知識

  網絡騙局侵入網上生活 大學生自發普及防騙知識

  中國傳媒大學 龍泠宇

  蘭州大學 杜相益

  中青報·中青網見習記者 羅希

  ---------------

  因為一通電話,讀研一的熊瀟被騙了4萬元。

  “其實我本來沒接這個電話,但對方打了好幾次。接通后對方說出了我的姓名、學校、身份証號等等信息,我就感覺自己一點一點被對方‘洗腦’了。”回想起2月14日那天被騙的經歷,熊瀟很是懊惱。電話那頭,自稱是“京東金融”工作人員的“客服”以“根據國家規定,現需注銷你的學生貸款賬戶,不然會影響征信”為由,誘導他添加了“客服”的QQ,從借貸平台借出了最高可借貸額度的貸款,再轉至詐騙分子的“注銷專用賬戶”。

  “錢剛轉過去,對方就‘失聯’了。”熊瀟馬上報了警。4萬元不是小數目,“比我的學費和住宿費加在一起還多1萬。”為了不讓家人難受,他決定在日后打零工填補用度。

  熊瀟的遭遇並非個案。成都市公安局錦江分局蓮新派出所警官崔璐瑤介紹,每學期開學前或開學初,是騙子針對大學生行騙的高發期,尤其近期人們往往線上辦公、上課,接觸網絡的時間增加,騙子在網上行動、得手的可能性也會變大。

  冒充借貸平台客服、尤其是冒充學生們熟悉的知名企業,以注銷貸款賬戶為由,誘導大學生綁卡、轉賬,已成為當下最常見的電信詐騙手段之一。利用學生急於擺脫不良征信記錄的心理,詐騙分子編造出各種理由,並在“輸入密碼”“授予權限”等關鍵節點施加壓力。

  今年2月到3月間,被同樣的“套路”欺騙的還有肖然和李莉。回想起自己與騙子通話時的詳情,肖然感嘆“真有些防不勝防”。“一開始我是不相信的,因為我沒有注冊過這些借貸平台。”但面對肖然的猶豫,對方很快給出了答復:“您應該是上學的時候,無意中掃碼領禮品的時候注冊的。”

  學生害怕自己還沒步入社會就背上“老賴”之名,騙子卻一再用“違反國家規定”“高額賠償金”等字眼迫使學生迅速做出決定。在騙子的“軟硬兼施”下,被攻破心理防線的肖然將1萬元轉到了騙子的賬戶上。而本就對網絡平台貸款了解不多的李莉,也在聽信了“可能是別人盜用了號碼注冊”的借口后,把學費“折”了進去。

  “對方越急,你越是要冷靜。”在網絡詐騙中“幸免”的董成楠分享了自己的“防騙心得”。他曾接到一個電話,顯示號碼所在地是北京。今年畢業的他剛投了不少簡歷,因此電話響起3聲之內,他便清了清嗓子接了起來。“您好,這裡是360借條,請問您是遼寧大學的董同學嗎……”對方告知董成楠,每年畢業季都需要注銷一部分畢業生的學費貸款賬戶。但一聽說要花錢才能注銷,將信將疑的董成楠便提出了暫緩注銷的要求。從這時開始,“客服”顯得有點著急。幾輪“拉鋸”后,對方表示可以與上級溝通,適當降低充值額度。

  “交多少錢竟然還有商量?”董成楠頓時意識到事情不對勁,立馬把通話內容轉述給了老師。在查詢了學校發布的防詐騙通知,核查了“客服”偽造的資質文件后,董成楠確信自己接到了詐騙電話。

  再次接到電話后,董成楠一語道破了對方的行騙步驟,並提出報警。只是沒等他說完,電話已經挂斷,再次回撥則一直都是“正在通話”狀態。“希望是把我拉黑了,而不是在與下一位受害者通話。”董成楠說。

  “凡是需要我轉賬的電話,我都會再三核實。”同樣對網絡詐騙頗為謹慎的管羽也曾接到自稱是“京東金融客服人員”的電話。“雖然她准確報出了我的各種信息,還用‘個人信用破產’要挾我,但我還是決定先確認她的身份。”在京東官網核實后,官方客服回復她“此人並不是我司人員”,並提醒她多加小心,謹防詐騙。管羽舉報了騙子的號碼,並把號碼拉入了黑名單。

  肖然報警后,警察第一時間止付了嫌疑人收款賬戶。不過,電信詐騙、網絡詐騙多為團伙作業,一個團伙的人可能在線下互不認識,他們的IP地址多變,有的甚至在國外,在網絡虛擬世界,想要立即抓到狡兔三窟的騙子,難度非常大。

  近年來,無論是全國各地警方、高校,還是各類社會組織,都在以各種方式傳播預防網絡詐騙的知識,警方對網絡詐騙分子的偵察和追繳也從未間斷。

  去年年底,生活在北京市朝陽區的李林接到一通詐騙電話,意識到對方可能是騙子后,他很快挂斷了電話。沒過幾分鐘,他又接到一通所屬地是北京市朝陽區的電話。“這裡是北京公安局朝陽分局,提醒你剛剛接到了詐騙電話,千萬不要相信。”李林感到難以置信。“警察怎麼這麼快就發現騙子給我打過電話?這不會是連環騙局吧?”通過北京市公安局官網查詢后,李林發現,來電號碼果然是北京市公安局朝陽分局的。“警察應該早就盯上這個犯罪團伙了,可能正在一邊摸清團伙的情況,一邊提醒潛在的受害者不要上當。”李林推斷。

  據中國公安部統計,2019年,全國公安機關破獲電信網絡詐騙案件20萬起,搗毀境內詐騙窩點5126個,抓獲犯罪嫌疑人16.3萬名,先后21次赴境外開展警務執法合作,協調當地警方搗毀境外詐騙窩點70個,抓獲犯罪嫌疑人4276名,並先后20次從境外將嫌疑人押解回中國。“96110”反詐專線共向各地推送預警線索170萬條,勸阻受害人101.6萬人次,挽回直接經濟損失56.1億元。

  崔璐瑤警官介紹,公安機關近期正在進行反詐騙改革,將使用智能機器人監測詐騙行為,機器人會在發現此類行為后第一時間把信息提供給警方,及時聯系提醒百姓。這套系統將在測試完善后推向基層,每個公安單位也將設置反詐預警人員專門負責對接,從根源降低事件發生的可能。

  大學生是騙子緊盯的受害人群體之一,一些大學生在親身經歷過詐騙后勇敢地站出來,做起防詐騙知識普及。

  曾有過被騙經歷的網友小熊和小龍人都制作過防騙視頻,他們講述自己的親身經歷,告訴觀眾騙子善於抓住受害者的哪些“軟肋”。“自己有過被騙的經歷后,看到又有大學生被騙,真的特別著急,希望制作視頻能幫助大家保持警惕,清醒地識破騙子的花言巧語。”網友小龍人在防詐騙視頻中說。

  小熊還建立了“注銷學生貸騙術受害者”群組,群裡已有128人,總受騙金額430萬,單筆最高達59萬元。小熊希望受害者的慘痛教訓能給大眾以警醒,也希望為一些案件的偵破提供更多線索。

  學法律的管羽在認清詐騙套路后,對假“客服”進行了警告,並在年級群內講述了詐騙事件的經過,總結了騙子的慣用伎倆。董成楠在經歷詐騙風波后也覺得需要做點什麼:“我第一時間想到的就是利用自己的專業特長,寫了一篇播音稿,花了兩天兩夜做了一期節目出來。”這期節目發在了學校官微上,給全校同學敲響警鐘。

  除了提醒大家了增強網絡安全相關知識,提高對陌生電話、可疑信息的警惕性和分辨能力,小龍人還在視頻中提到,希望網絡監管部門加強監管力度,減少信息泄露的可能﹔需實名認証注冊的平台,也必須提供信息不被泄露的保障。

  接到詐騙電話的林茜沒有第一時間結束通話,思索了幾秒后,她對著電話的那頭說:“別騙學生的學費和生活費了……”話還沒說完,電話就被挂斷了。林茜不知道這句話有沒有用,但她慶幸自己說過了。

  (應受訪者要求,文中除崔璐瑤外均為化名)

  來源:中國青年報

(責編:嚴遠、韓慶)
掃描關注上海頻道微信掃描關注上海頻道微信 掃描關注上海頻道微博掃描關注上海頻道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