愛讀金庸、不按套路出牌  還原疫情下的耿直醫生張文宏

唐小麗、韓慶

2020年03月26日07:56  來源:人民網-上海頻道
 

似乎一夜之間,復旦大學附屬華山醫院感染科主任張文宏“火”了。

火到什麼程度?他在華山醫院感染科公眾號的微信號上發一篇文章,在微博上的轉發閱讀量近十個億!

甚至有網友直言:“關於疫情,我隻聽兩個人的話。一個是鐘南山,另一個是張文宏。”

若說2003年非典,讓鐘南山變得家喻戶曉,2020年新冠肺炎,則讓張文宏火出了圈兒。

晚7點多,天色已暗,張文宏剛參加完“支援海外華僑華人參與新冠肺炎疫情防控防治愛心連線”活動,隨即趕往位於金山的上海市公共衛生臨床中心,那裡是上海所有確診病例的集中收治點。

因為張文宏還有個身份——上海市新冠肺炎臨床救治專家組組長,當天晚上市領導正在那邊召開座談會,聽取專家組的匯報。

從華山醫院到上海市公共衛生臨床中心,120多裡地,一個多小時車程,人民網記者終於有機會和他一路深聊。

佳句頻出 真話實話

“這次疫情非常特殊,要控制好,就必須要發動公眾,一定要講老百姓聽得懂的話!”

疫情初期面對媒體,他耿直發聲:“我管你們當初入黨是為了什麼,但你們宣誓的時候不都說了嗎,要把人民的利益放在第一位。平時你喊喊口號就算了,現在你都給我上去,沒有討價還價!”

市民們覺得宅在家裡悶得慌,他說:“你覺得很悶,悶兩個禮拜,病毒也要被你‘悶死’了。”

即將開始復工復產時,他果斷喊話大家“防火防盜防同事”。

有序復工復產后,他表情嚴肅:“工作開始了,生活正常了,但沒有到為所欲為的地步。”

“一般女孩得了流感,被傳染的基本都是媽媽,而丈夫很少,那一刻,我對愛情產生了懷疑。”一些不過癮的網友,還找到了他曾經的演講視頻。

有網友一針見血地評價:他的話,有的不是那麼“中聽”,但卻給人一種由專業主義帶來的信賴感。

對話張文宏,記者心裡也頗忐忑,畢竟曾有記者在新聞發布會上被他“懟”過。“我不是不願意回答問題,是因為我一般拒絕跟大家直接討論太具體的醫學問題,這種話老百姓聽不懂,我們沒必要把這個展現在公眾面前,在公眾媒體上還是盡量講大家都聽得懂的語言。”

“我跟記者溝通,實際上是通過記者跟公眾溝通,這次疫情非常特殊,要控制好,就必須發動公眾,一定要講老百姓聽得懂的話,就是這麼個道理。”

“如果隻講官話,那沒人喜歡看,但如果你講得很有意思,又容易被網友斷章取義。”年前疫情剛剛爆發時,張文宏在發言中提到上海風險很大,“因為春節期間,上海每天進進出出的人很多,我這麼說,是想提醒大家認真做好防護。但是,年后疫情控制了,上海准備復工的時候,這句話又被網友拿出來在網上傳播了。”

白衣執甲 專業理性

“新冠肺炎疫情來了,要想不感染,有沒有秘訣?有!”

現在,中國已經邁過至暗時刻,但境外疫情卻全面暴發,后續我國仍然面臨較大的輸入性風險。張文宏認為,上海目前面臨最大的挑戰是境外輸入航班多,不得不嚴陣以待,迎接“二次過草地”的挑戰。原來預估4月份疫情結束,現在看來今年夏天結束的概率也很低了。

3月11日,世界衛生組織宣布新冠肺炎疫情進入全球大流行的狀態。連續多天的數據顯示,意大利尤為嚴重。張文宏特別提到了意大利第4例確診者,因為意大利在這之后的70余例均與他有關。張文宏解釋說,這就是通過一個“超級傳播者”形成了一個內循環,在意大利造成了很多個社區的傳播,從前面的幾十個到幾百個,再往后就是指數級的增長。

指數增長示例 (來源:華山感染)

指數增長有多可怕?張文宏打了這麼個比方,假如有一張足夠大的紙,每折疊一次,紙張厚度就會翻倍,如果能夠折疊46次,那這張紙的厚度將達到地球到月球的距離。“這樣的話,很可怕,四五月份,意大利的病例可能會達到一個非常高的水平。這段時間就考驗意大利能不能採取有效的防控措施了。”

新冠病毒來了,要想不感染,有沒有秘訣?張文宏說,有!避免感染的秘訣就是要掌握住傳染病的一個關鍵點——接觸,沒有接觸,就沒有感染。“疫情暴發非常厲害的時候,我們發現,感染都是通過密切接觸傳播開來的。”

在公共場所,應該怎樣避免密切接觸?“保持一定的社交距離、戴口罩、勤洗手,能做到這些,感染的風險基本上就沒有了。有人問有沒有空氣傳播?空氣傳播到目前為止一直停留在假說之中,中國大多數病例都是在密切接觸中發生的。”

愛讀金庸 事了拂衣

“我就是個普通人,疫情過后,一切都隨風而散。”

關注張文宏的人,都知道他愛讀書。他曾說,讀書能使人能力提升,看的書多了,知道的事情多了,也會善待別人。疫情期間,宅在家中的網友期待張文宏能不能給大家列一份書單。

“書單沒什麼好列的,每個人都有自己喜歡的書,我以前喜歡看金庸小說,沒事的時候再翻出來看看也不錯。疫情期間,推薦大家可以看一看跟疫情有關的書,有些書寫得非常深刻,像這次新冠病毒,不光是醫學、社會學,還牽涉到經濟學,大家感興趣的話,可以多看看。如果不感興趣,那就看自己感興趣的就好。”

前段時間,張文宏主編的《張文宏教授支招防控新型冠狀病毒》發布,累計加印超110萬冊,被譯成多個語種傳向世界。

“對,世界各地都在問我要,我可一分錢版權費都沒收!”張文宏笑道。

張文宏究竟有沒有開微博,不少網友在猜測,他是否有小號悄悄“潛水”?

“我不開微博,開微博會佔用我太多個人時間,也會影響情緒。疫情結束后,我的主要工作還是放在臨床上。”

張文宏粉絲制作的周邊產品 (來源:新浪微博)

盡管堅持不開微博,但不影響網上的一眾追隨者,甚至張文宏周邊產品都生產出來了,記者把粉絲定做的手機殼、抱枕發給他看,他也覺得很有趣。

採訪張文宏之前,記者曾征集過問題,沒想到關注最多的是想了解他的性格,究竟是天生還是后天養成?

“我覺得被過度渲染了。我這種性格的人,社會上很多,但是突然出現在公眾面前,出現在電視上,大家就覺得很開心。為什麼開心?因為他們覺得這個人就像是自己啊!所以,與其說這種性格很特別,還不如說這種性格很普通,因為很普通,所以大家會覺得很親切。”

確如張文宏所說,因為他的走紅,很多網友紛紛在網上回憶醫患之間的暖心故事。其實不止張文宏,在上海,在中國,有許多像他一樣的醫生,他們理性的分析應對和淡定的“冷幽默”讓人們對這場“戰疫”不再恐懼。張文宏們的“另類”打破了人們對醫護人員的刻板印象,讓人們看到了醫護也是一群有血有肉的人。

時間過得很快,接近八點半,上海公衛中心馬上就到了,此時的張文宏還沒來得及吃晚飯。

早前面對媒體對一線醫務人員超負荷工作的歌頌,他耿直回答:“我不鼓勵加班加點,拋棄家庭,無休無止工作是不人道的。”

但兩個多月沒休息、沒回過家的張文宏,好像並沒有“說到做到”啊!

“戰疫”時期,他的大本營在上海公衛中心,他還需在各地督導防控工作。即便如此,隻要在上海,他總力爭隔一天回華山醫院感染病房一次。

從華山醫院出發時,感染科的兄弟姐妹們心疼地說:“看我們張主任的黑眼圈……”

如何看待自己的這波圈粉?

“我就是個普通人,疫情過后,一切都隨風而散。”上海公衛中心到了,張文宏揮揮手,下車了。此時,正好晚上八點半。  

(責編:唐小麗、韓慶)
掃描關注上海頻道微信掃描關注上海頻道微信 掃描關注上海頻道微博掃描關注上海頻道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