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了把你的快遞送進小區 這個街道做了什麼?

2020年03月21日09:30  來源:上觀新聞
 

外賣、快遞能不能進小區?這兩個月裡,牽動著許多居民的心。

自疫情以來,滬上小區陸續封門,大門口紅色的防雨布棚,就是包裹從送貨員手中到居民家之間的中轉站。有些小區,甚至一天會產生上千個包裹,丟件“烏龍”頻發,居民也常為了要多走十幾分鐘路程,抱怨不已。

過去一周裡,普陀區真如鎮街道率先敞開大門,讓外賣、快遞小哥順利進入轄區內89個住宅小區。不過,事情遠遠不止“開門”這麼簡單。

短短兩個月,快遞安放方案經歷了三次變化

今年1月31日,真如鎮街道為應對疫情,對轄區內所有居住小區實施了“封閉式”管理,快遞員、外賣員一律不得進入小區。

然而,疫情期間,許多家庭的快遞、外賣需求量不減反增。真如鎮街道社區自治辦負責人告訴記者,起初為了解決居民取件問題,街道在所有小區門崗處統一安裝了貨物架,讓快遞、外賣從“無處安放”到“臨時安家”,一定程度上兼顧了居民需求和防疫需要。這是第一階段最早的“無接觸”配送。

人們很快發現了新問題。一方面,快遞量越來越大,居民進出取件還是不大方便﹔另一方面,門口的空間本來就小,有時包裹一多,還會影響交通。更關鍵的是,盡管所有貨架上方都搭建了紅色防雨布棚,但因件數太多,依然避免不了下雨天打濕包裹的尷尬。負責星河世紀城居民區二期小區的申通快遞員小張告訴記者,他還為此“吃”過不止一次居民投訴。

小小快遞,成了疫情期間社區干部和每位居民的心病。為解決居民反映的實際問題,真如鎮街道針對各小區不同情況,因地制宜設計了第二階段的小區收取點——“真如意”快遞驛站。

像在星河世紀城居民區,第二階段的呈現方式是“快遞集市”。充分利用二期和三期之間的一條斷頭路,居委會讓各快遞公司沿街搭長棚,形成“取件一條街”,居民找貨也方便了,快遞公司管理更方便。社區還發動志願者、物業管理人員輪流站“黨員先鋒崗”,全天候對快遞代收點進行協調管理。

不過,社區裡圍繞快遞的“改革”還遠遠沒有終結。逐漸地,人們將關注點放在路程上,什麼時候能夠免於“走10分鐘取快遞、外賣”?是不少年輕居民共同的訴求。既要抓防疫,又要滿足便民需求,這個難題再次被交到街道手上,盡快推出第三階段方案迫在眉睫。

壓實門崗責任,全力保障每位送貨小哥和居民安全

前些日子在各個社區間走訪時,街道社區自治辦負責人就發現,其實街道不少小區裡,並非沒條件做“無接觸配送”。就比如,有的小區原本就有菜鳥驛站或者快遞代收點。還有些小區在方便居民拿取的地方,設有掃碼取件的快遞豐巢櫃。疫情以前,很多居民也是依靠這種智能化設備,實現與快遞小哥“不見面”取貨的,為什麼不能用起來?

小區快遞收取的第三階段方案就在這樣的背景下誕生。目前,街道已針對不同社區的現實條件,進行分類指導。有條件的住宅小區,充分利用原有代收點。無代收點的小區,將原先門口搭建的帳篷、快遞貨架等設施移入小區內空曠區域,作為新的快遞代收點。如有“大件”要送貨上門,可以在居民和快遞小哥聯絡后,由快遞員或志願者送至樓棟門口或樓內。

那麼,怎麼保証快遞小哥和居民雙方的安全呢?責任重擔就落在了門崗。記者了解到,門崗必須嚴格核查快遞、外賣、郵政等工作人員身份,包括工作証、“隨申碼”綠碼,經測溫登記后,才能進入小區。同時,街道也提前上門告知了區域內所有快遞配送網點的負責人,要求對進入各社區的配送員,進行健康管理,並簽署承諾書。而針對一些零散的、非大型平台的配送人員,則仍然實行最嚴管理,盡量減少進出。

圖片說明:門崗必須嚴格核查快遞、外賣、郵政等工作人員身份,包括工作証、“隨申碼”綠碼。

此外,為避免快遞小哥接觸居家隔離戶,門崗也會對他們進行居家隔離門牌號信息的詳細告知。如應居民要求進樓道配送的,快遞小哥也可以查看樓道內醒目位置張貼的居家隔離信息,從而二次提醒他們,與樓內居家隔離戶“不見面、無接觸”。

如今,真如鎮街道89個住宅小區已試行“快遞進小區、無接觸配送”第三階段方案近一周,既保証了各方安全,也讓居民享受到逐步正常化的快遞服務。

(責編:龔莎、韓慶)
掃描關注上海頻道微信掃描關注上海頻道微信 掃描關注上海頻道微博掃描關注上海頻道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