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防控近兩個月,這件事再不抓緊,也要“憋壞了”

2020年03月16日09:02  來源:上觀新聞
 

摘要:隨著加快抓發展的條件不斷成熟,相關的工作手勢,應該向著有利於快速推動復工復產復市的方向不斷調適。

周末天氣晴好,不少上海市民外出踏青休閑,享受久違的春光和繁華。有人戲稱這是長時段隔離之后的“放風”,也有人笑稱,自己實在是“憋壞了”。

還有更多方面,也有些“憋壞了”。現在已進入3月的中下旬,許多遭受疫情沖擊的企業,面臨著嚴峻的生存壓力,對恢復正常生產經營的渴望極為迫切﹔整座城市的經濟社會發展,也需要盡快復蘇、重喚活力。

一個多月前上海就已明確,疫情防控是硬任務,經濟社會發展是硬道理。這段時間,方方面面有序推進復工復產復市,取得了積極成果。

當前,本地疫情防控的形勢不斷轉好,在慎終如始做好疫情防控,尤其是高度重視防控境外疫情輸入的同時,我們需要進一步加快推進復工復產復市,把發展的氣勢提上來,把速度和效率提上來。

與救死扶傷一樣,穩經濟、抓發展,也要“與時間賽跑”。

經濟社會發展長期停擺,所要付出的成本和代價,及對日后產生的影響,都是難以估量、難以承受的﹔如果推動發展的效率過低,尤其是在有條件、有基礎提速增效的情況下仍然少作為、慢作為,負面效應同樣不容小覷。

上海不可能坐視發展停擺。這座城市本來就處於一個“等不起、慢不得、坐不住”的時期,疫情打亂了發展的節奏,但不會改變這座城市的目標與使命。

在2020年這個特殊年份,各項目標任務能否如期完成,發展能否穩中求進,關乎這座城市在相當長時間內的能級、活力、競爭力,更關乎每一個人在這裡的生計與成長。

受疫情沖擊之后,我們的緊迫感應該更強,要盡可能抓緊抓早、主動出招,力爭把失去的時間和機會“搶”回來,將損失減到最小。

防疫和發展“兩手抓”,貴在科學精准,必須因情施策。疫情發生以來,我們面臨的情況瞬息萬變,相應的手勢、方法,自然要及時敏銳地動態調整,力求實效。

在不同階段、不同區域面對不同情況,理應拿出不同的處理方式,體現出恰到好處的“時、度、效”﹔在處理二元甚至多元考驗中,要找到一個有效的平衡點,不能從一個極端到另一個極端,也不能簡單地一刀切,或是“以不變應萬變”。

隨著加快抓發展的條件不斷成熟,相關的工作手勢,應該向著有利於快速推動復工復產復市的方向不斷調適。這並不意味著大幅降低防控要求,甚至將風險和安全拋諸腦外,而是要把握現在的新情況、新特點,在風險可控的前提下積極主動採取措施,幫助市場和社會恢復活力。

這個過程中,各級政府部門和領導干部,特別要認真傾聽、研判各類市場主體的需求,了解他們在復工復產復市中的實際困難,有針對性地幫助解決﹔對於客觀存在的風險挑戰,也當和市場主體同向而行,用積極、主動的方式一起防范克服,而不是消極應對。

尤其不能把可控的風險當做不作為、慢作為的借口,甚至對正常生產經營設置不必要的阻礙——過度了的小心謹慎,不是真正的負責,而是懶政。

統籌疫情防控和經濟社會發展,是一場“大考”。對廣大干部來說,能否因情施策、加快推動復工復產復市,則是眼下亟待作答的一道“大題”。這需要精准的手勢與辦法,更需要一種敢於負責、敢於創新、敢於攻堅的擔當精神。

有這樣的擔當精神,就不怕難題挑戰,“兩手抓”這道看似“兩難”的考題,也更有希望實現“雙勝利”。

(責編:陳晨、韓慶)
掃描關注上海頻道微信掃描關注上海頻道微信 掃描關注上海頻道微博掃描關注上海頻道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