攜手戰“疫”,上海這20.7萬人勇敢“逆行”,也許就有你身邊的ta……

2020年03月05日09:01  來源:上觀新聞
 

摘要:疫情發生以來,一個多月裡累計新增的注冊志願者人數達到55732人。“與其宅家悶得慌,不如志願鄰裡幫”,已經逐漸成為上海好心人們的共識。

 由於新冠肺炎疫情,街上少了許多人,但我們的身邊似乎卻多了許多人:小區內外,多了排查人員車輛、登記信息的“疫情排查員”,幫助隔離對象和獨居老人買菜、取快遞的“身邊快遞員”,勸導居民戴口罩、勤洗手、少出門的“防疫宣傳員”。而在新聞裡、朋友圈,我們還能見到不少在入滬道口值守的“城市守門員”、支援防疫物資生產的“物資生產員”,以及為一線工作者子女提供學業輔導的“愛心輔導員”。

他們或許是隔壁鄰居家還沒畢業的“00后”,或許是菜場碰到會禮貌寒暄的爺叔阿姨﹔或許你根本不知道他們的姓名,隔著口罩你甚至看不到他們的樣貌。但在這場抗擊疫情的人民戰爭中,他們有一個共同的身份——志願者,他們有一個共同的名字——“雷鋒”。

“沒有從天而降的英雄,隻有挺身而出的凡人。”這句話最近頻繁見諸網絡。今天是第57個學雷鋒紀念日,在抗擊新冠肺炎疫情這場沒有硝煙的戰爭中,越來越多的“身邊雷鋒”勇敢“逆行”,守護城市,守住安全,雷鋒精神與志願服務精神被賦予了新的內涵。

截至3月3日12時,全市各級志願服務組織在“上海志願者網”發布防疫宣傳、平安守護、醫療衛生、文明勸導、應急救援等類別的6786個“疫情防控”志願服務項目,招募上崗志願者20.7萬人,累計服務837萬余小時,人均服務時間超過40小時。

做一線的“第一響應人”

庚子新春,注定將留下一段不平凡的記憶。當不少家庭還沉浸在新春佳節的祥和氛圍之中,上海已啟動了一級響應機制,堅決遏制疫情擴散。

“這是一次考驗,我們並肩承受﹔這是一場硬仗,我們攜手作戰。”1月28日,市志願者協會向全市人民發出倡議書,號召大家積極參與疫情防控志願服務。

疫情就是命令,防控就是責任。志願者們積極響應,他們與廣大基層一線工作者一道,迅速集結、各顯其能,成為入滬通道的“城市守門人”與基層社區的“第一響應人”。

在入滬高速道口以及各大火車站,志願者們沖上一線,開展體溫監測、信息登記、秩序維護等工作。值守崗位非常辛苦,寒風中一站就是好幾個小時,青年志願者們報名卻非常踴躍。報名表上的“可提供服務時間”一欄,許多人填的都是“隨時待命”,需要通宵值守的時段成了最“搶手”的,不少“90后”“95后”甚至“00后”都主動要求值守夜班……

華陽街道華一小區的“00后”朱寒楓和1996年出生的金偉飛,每天來往於各個門棟排查實際居住人員,拿著大喇叭走街串巷宣傳防疫知識,更運用語言特長為小區裡的外籍人士擔任翻譯,守護起社區防疫“最后一公裡”。

疫情發生以來,本市發揮市文明辦牽頭統籌,各區、有關部門和單位協同參與的志願服務協調機制作用,全市各級志願者協會、220家社區志願服務中心統籌調配力量,強化供需對接,“上海志願者網”和微信號開辟“疫情防控志願服務”招募通道,增加人工審核方式,確保志願者隨時隨地注冊、最快完成認証、最便捷搜索到適合參與的疫情防控志願服務項目。

市文明辦、市志願者協會還針對道口值守等急需類項目及應急救援、外語翻譯等專業類項目,在“上海志願者網”置頂發布,借助微博、微信群、QQ群等渠道推送需求信息,協調有關部門和市級志願服務總隊、服務基地,組織增援。

同時,市文明辦發動文明社區(鎮)、文明行業、文明單位、文明家庭、道德模范等精神文明創建主體作出表率﹔團市委向全市各級團組織、團干部、團員青年定向招募道口監測、社區排查等10類崗位志願者,組織發動3萬志願者在交通道口、基層社區等重點領域服務,組建青年突擊隊1618支、突擊隊員近4.2萬人﹔市級機關選派1121名黨員干部下沉社區、道口、地鐵等防控一線﹔市衛健委發動近2萬名醫療衛生志願者參與線上咨詢問診、入院預檢等457項服務,其中70多名專業心理疏導志願者24小時接聽市心理援助熱線,匯聚社會各界參與疫情防控志願服務的合力。

筑起守護上海第一道防線

“戰疫志願者,我們需要你!”2月9日晚,一張海報圖片在不少上海人的朋友圈裡“刷屏”。浦東一家工業防護服企業5天實現轉產醫用防護服,卻面臨較大用工缺口,隻能向社會緊急招募。不到一天,就收到了近千人報名,次日一早,第一批志願者就“火線上崗”。

哪裡有需要,哪裡就是戰場。根據基層一線實際需求,全市各級志願服務組織落實落細服務,組織發動廣大志願者投入疫情防控各項工作,如在社區參與體溫測量、人員排摸、口罩登記購買、隔離安置、防疫宣傳、樓道消毒,在交通樞紐和重要道口參與車輛疏導、信息登記、體溫檢測、秩序維護、外語翻譯,在網絡參與防疫辟謠、科普宣傳、課程輔導、心理疏導等。

一線的工作或多或少面臨著未知的風險,即便服務結束也許還要隔離14天才能見到家人,卻沒有人因此退縮。有人這樣告訴擔心自己的家人:“網上說上海人‘怕死’,誰不‘怕死’?但這些事情就算‘怕死’也要干,人人都不干,誰來守護上海的平安?”

“現在把口罩摘下來,臉上都有‘貓咪胡須’了——口罩印子。”石玉青是上海音速青年志願服務中心的一名專業志願者。面對返滬大客流,鐵路上海站一線防疫人員緊缺,團隊自1月29日便承擔起對火車站數百人防疫志願者團隊的培訓指導工作。這些志願者24小時輪班待命,有人甚至曾連續工作近20天,共同筑起了守護上海大門的第一道防線。

在基層防疫一線,一大批優秀志願者和志願服務團隊涌現出來。他們中有居家隔離期剛滿就報名社區防疫志願者的黨員黃瓊芳、“六親不認”的“95后”道口值守大學生志願者楊樂彥、一脫下警服就換上志願者馬甲的社區民警朱慧敏,也有市杰出志願者領銜的志願服務組織,如張志勇公益服務社團隊、林浩普萊德青年應急救援服務中心,還有鐵路虹橋站雙語志願服務分隊、開辟“線上謠言粉碎機”的益社線上志願小組等。

類似的感人例子不勝枚舉。一個多月來,志願者們以真誠奉獻、不辭辛勞的服務行動,傳遞著城市的溫度,守護著家園的平安。

“志願鄰裡幫”成為共識

有幾項統計數字值得關注:自1月28日市志願者協會發布倡議書以來,上海志願者網的日均訪問量超過8.4萬人次,一個多月裡累計新增的注冊志願者人數達到55732人。疫情發生以來,“與其宅家悶得慌,不如志願鄰裡幫”,已經逐漸成為上海好心人們的共識。

往年的3月5日,“全國最美志願者”殷仁俊都會來到南京東路,參加這裡的“學雷鋒”志願服務。為市民義務理發的善舉,他已堅持了31年,疫情面前,他依然沒有放下剪刀,而是帶領團隊走訪醫院、派出所和志願者,為這些抗疫一線的人們免去一些后顧之憂。

志願服務一直是上海一道靚麗的城市名片,“學雷鋒”也一直是上海的光榮傳統。從世博會的“小白菜”,到進博會的“小葉子”,“奉獻、友愛、互助、進步”的志願服務精神早已融入了城市的血液,成為上海城市精神的基因。

當志願者們為了城市的平安幸福勇敢“逆行”之時,也有更多的人在為他們獻上關愛與祝福。

在程家橋街道的嘉利豪園小區,這些天出現了一個模仿朋友圈“刷屏”的無人值守保溫櫃而設立的“愛心投喂點”,向快遞外賣小哥和志願者們致敬。貨架上的美食、點心,都來自小區業主的自發貢獻。“小區封閉了,但溫情不會封閉,感覺心裡暖暖的。”一位在小區門口值守的志願者感慨。

為確保志願者自身安全,本市也在不斷強化物資保障、培訓指導與保險保障。截至目前,市志願服務公益基金會已籌措捐款資金385.15萬元,募集和採購防護口罩80.35萬隻、乳膠手套66.12萬隻送達武漢和本市各區文明辦、志願者協會,市志願者協會也牽線光明乳業公司為火車站值守的志願者送上光明牛奶4320盒、面包2160個等物資。同時,市志願者協會在上海志願者網欄目發布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預防指南培訓課件,並根據疫情防控形勢變化定期發布工作提示,強化崗前培訓,普及安全防護知識,為志願者安全有序參與志願服務提供指導,參加全市參加疫情防控的注冊志願者還將獲得最高賠付50萬元的“守護志願者特定保險”。

志願者沖鋒在前,居民看在眼裡,還送來點心和口罩。

前不久,帶領志願者為社區獨居老人和殘疾人送口罩、為一線工作者贈送消毒物資的徐匯區凌雲綠主婦環境保護指導中心的尚艷華,收到了一首居民發給她與志願者們的散文詩。詩裡這樣寫道:“如果疫情結束,我想給綠主婦媽媽們一個,大大的擁抱!謝謝你們,讓我們安心。謝謝你們,讓社區暖心……”

(責編:陳晨、韓慶)
掃描關注上海頻道微信掃描關注上海頻道微信 掃描關注上海頻道微博掃描關注上海頻道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