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治局已經定了調:疫情拐點沒來,還有一場“大戰”,怎麼辦?

2020年02月23日09:27  來源:上觀新聞
 

防控工作取得階段性成效,但全國疫情發展拐點尚未到來——中共中央政治局會議作出的判斷表明,“戰疫”仍“吃勁”,遠遠不能鬆勁。

而在第一季度已經過半、全年即將過去六分之一的當下,有序推動復工復產,暢通經濟社會循環,盡可能將疫情對經濟社會發展的影響降到最低,也是“戰役”,一樣“吃勁”。

一手抓防控,這是“硬任務”﹔一手抓發展,這是“硬道理”。兩手都要硬,就很考驗統籌兼顧的水平。

不久前的中央政治局常委會會議特別提出,面對眼前這場大考,各級領導干部必須有“統籌兼顧之謀”。這首先是一種意識,一種講究全面、辯証的思想自覺——不能因為防疫任務吃緊,就坐視發展停滯,甚至對此心安理得﹔也不能因為急著復工復產,就對防疫產生懈怠,甚至縱容盲目樂觀。

善統籌、能兼顧,也考驗對方方面面問題的判斷力、執行力。用市委防控工作領導小組會議上的話說,疫情防控要突出“時度效”,“六穩”工作要突出“早准實”。

講求“時度效”,就要不斷地圍繞“精准”做文章。

“精准防控”近來已被反復強調,真正的“精准”,來自對變動的快速反應,對各項措施尺度、分寸的妥善拿捏,和對不同階段、不同地區、不同領域特征的准確把握。在這個基礎上,人力、精力和資源的配置調度,都要不斷動態優化、提質增效。

政治局會議強調要針對不同區域情況,完善差異化防控策略,要落實非疫情防控重點地區分區分級精准防控策略,這些正是對“精准”的頂層設計與要求。

站在執行層的角度,做各項決斷、推出各種措施,就要多考量一些“當務之急”“現實之需”,多採取一些因時制宜、因地制宜、因人制宜的對策,多想一想措施背后的成本與效果。不能為了貪圖一時管理便利,甚至追求某種“責任豁免”,就粗暴採取“一刀切”的方式,留下后遺症。

講求“早准實”,就要不斷地圍繞“務實”做文章。

抓發展務求實效,要落在一個個項目裡,體現在一個個企業的活力中。這要有一種緊迫感,也一樣要有精准施策的辦法——大而化之、空喊口號都不會帶來什麼助益,何況上海的發展,正處在一個“等不起、坐不住、慢不得”的階段。

“一年之計在於春”,此刻正是推動重大規劃、重大項目的一個窗口期﹔疫情帶來嚴峻挑戰的同時,客觀上也帶來了一個轉型升級的機遇期和分化期。能不能化“危”為“機”,首先看行動力。研判、謀劃、行動得早,贏得時間、掌握主動的概率就大,拖一拖,可能機會就拖沒了,困難也拖大了。

各項針對企業的政策、措施,也應當針對具體需求精准聚焦、精准落地﹔政府部門和干部對企業的關心服務,更要實打實,多去企業跑一跑,也多為企業跑跑腿——有時候要用一點“笨辦法”,而它們其實正是好辦法。

“時度效、早准實”六個字裡,道出的既是當前統籌兼顧、答好兩方面大考的招數,也是日常應對各類復雜問題、推動重點工作的遵循。其背后,還是強調再三的問題導向、需求導向、效果導向,以及一個“目標導向”——防控與發展,各自都有目標,各項工作的思路和手勢,都應該朝著目標努力,力求最大程度、最高效率地實現目標。

顯然,那些形式主義的花架子、官僚主義的怪樣子,那些拉低辦事效率、影響干事情緒的繁文縟節、陳規舊矩,那些不再適應當下形勢的觀念和模式,都應當被堅決擯斥。

而無論挑戰多大,難度多高,一切的一切,終究要回到四個字:實事求是。

(責編:龔莎、軒召強)
掃描關注上海頻道微信掃描關注上海頻道微信 掃描關注上海頻道微博掃描關注上海頻道微博